五、活动分享

五、活动分享

学生1:剧本的创作对话剧排练以及演出成效有重要影响,好的剧本不仅在剧情文字上细致打磨,还需结合场地、道具给演员适当的动作、情感提示。为了达到满意的效果,同学们可是挖空心思绞尽脑汁来想方案和亮点。

学生2:一开始接受剧本创作的任务是因为感兴趣,不承想问题很快便出现了——如何将文中的侧面描写表演出来?这就需要给人物丰富台词和动作提示,又需要与原著相应和,好在有另一位编剧穆乙萌帮助我完善细节,让最后的演出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学生3:中期排练辛苦多。为使演出呈现最佳的效果,各班导演、演员们真是煞费苦心。走场,对词,布景……每一滴汗水都让这个舞台焕发出生机。

于我个人而言,担任导演不仅是对领导力、统筹能力的考验,更是对个人耐心甚至体力的考验。在排练过程中,我看见了参演人员辛苦背诵台词,看见了他们不厌其烦地排练走位,每每看到这类瞬间,我都情不自禁地为他们竖起大拇指!

学生5:这是我第一次演话剧,凤姐是我顶喜欢的角色。拿到剧本,看见这么多台词并且要在短短一周后演出,我既兴奋又慌乱,但我还是毅然接受了这项任务。排练过程中,我感到剧组内部的团结非常重要,只有一颗星的夜空称不上星空,我们经历了许多困难,曾经也有小误会,但我相信这次别样的经历最终造就别样的精彩。

学生6:我是负责后期支持的。舞台上,同学们的表演活灵活现,后台,家长们各显神通,专业的道具、妆容给观众带来了,沉浸式的体验。例如,饰演王熙凤的小演员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下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七班家长精湛的化妆技术让王熙凤的瑰丽重现于舞台之上。

学生7:舞台呈现展风采。六月的风温柔轻抚,树人剧院如约敞开了大门。红楼的万千悲喜便在舞台绽放,灯光下,揽尽演员们的风采迷人。

学生8:“演出已完美收官,但精彩片段仍徘徊在脑海中。宝玉的痴,王熙凤的泼辣,贾政的威严,贾母的慈爱……这些人物最鲜明的特点节目中都得到了充分体现。现场气氛的营造靠的不是无脑的玩笑和滑稽的表演,而是演员对角色的理解和演绎,从而创造的一种属于红楼的诗意和趣味。”

受邀前来观赏的还有各班的家长,看着自己的孩子在舞台上的动人表演,他们深受感动。

家长1:整场演出让我感到无比的惊喜。孩子们穿着古装向数百位观众呈现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随着剧情而变化的背景,换场时的舞台布置等无不让我感受到导演、演员、场务对整场演出的用心。感谢西交大附中老师对孩子们的栽培。由于你们的辛勤付出,孩子们必将拥有灿烂的明天。

家长2:知识与生活的融合,才能培养完整的人。这次活动给高一同学一次展现个人魅力的机会。促进学生个人素质和综合素养的提升,集体荣誉感和凝聚力的汇聚,团体协作能力与心智视野的开拓……

家长3:读一本书,历经一种人生。读一本书,寻找精神的引领。读书的时候,我们纯洁而幸福,读书的时候,心底不再有烦扰,耳畔不再有喧嚣。吟诵一首诗,飞花流水恬静优雅,去寻觅无边的愉悦和感动;读一篇散文,生命本源情愫梦想,去探寻无尽的领悟和哲思;演一部红楼,爱恨情仇坎坷际遇,在另一种人生里发现自我!

黄老师:高一年级的古韵今风活动旨在培养同学们对话剧文化的鉴赏能力,深化对课本书目的理解。知识与生活融合,才能培养完整的人。这次红楼梦主题表演,会成为学生一次难忘的学习体验。

沈老师:除了高一年级的古韵今风,高二年级的树人话剧,高三年级的读书摘评比赛,属于青年教师的读书交流活动,每年的阅读节,书香满校园,而这一切源自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对于阅读的重视。在校园里,阅读可以随时进行。

冯老师:无论哪个班,无论演得怎么样,我都在台上看到了真诚。演员的真诚,编剧的真诚,导演的真诚。选择经典本来就需要勇气。为了更丰满地表现人物形象,有些班级甚至重新编写剧情,或者改变叙事结构,注入的心血都在细微之处。无论效果如何,散发出来的真诚——想为观众献上一出好戏的态度,不容忽视。

陈老师:融会图书馆是我校师生共享的图书馆。“融会”之名取自《朱子全书·学三》中的“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之意,旨在引导读者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作为我校一幢总面积为1685平方米的独立建筑,图书馆由四层构成,内置馆藏图书共计74738册,分为教育教学、工具书、艺术英语特色等多项门类。图书馆功能齐全,包括休闲、活动、借阅等多个场所,充分满足在校师生课余学习的需求,为立德树人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