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你我共读

(四)你我共读

教师:亲子阅读是从小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父母与孩子增进感情的重要渠道,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应当采取不同的形式。针对逐渐成熟的高中生,开展亲子阅读不必拘泥于父母与孩子同时同地阅读同一本书的形式,双方可以在一段时间(如一周)内各自挑选自己喜爱的书籍分别进行阅读,再于周末进行交流。交流的方式也不局限于面对面的交谈,微信聊天等方式可以进一步消解尴尬,加深双方的理解,改善亲子关系。

教师:现在请各位展开亲子讨论,充分分析我们遇到的困境,针对困境提出解决方案。

亲子讨论(略)。

经讨论,得出新情境下的亲子阅读策略。

(1)亲子双方根据自己所知书籍,构建一个家庭图书角。

在家庭亲子图书角(可以是书架一角),摆上双方都爱看的书或者推荐给对方的书。也可以不拘泥于物质形态,建构一个虚拟的亲子图书馆。完善上面“晒书皮”游戏中的书单,双方交换书单,共同拟出一个亲子阅读书单。设置亲子图书馆馆长、馆员(可以包括更多亲人),制定亲子图书馆管理办法和细则。

(2)在虚拟图书馆定期展开演讲、讲座、讨论会、书展等活动。

(3)积极创办并运营亲子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对亲子阅读活动进行记录和分享。亲子阅读活动丰富多样的形式可以避免枯燥无味甚至尴尬的面对面式阅读。

(4)不同家庭的亲子图书馆进行馆际交流,如互相关注微信公众号和转发文章,互相参与讲座、讨论会等。

教师总结:对于高中阶段的亲子阅读来说,我们应该做到内容大于形式,要选择恰当的内容。我们愿意与父母一起翻看相册,是因为相册中有我们共同的记忆,这种名为“回忆”的东西就是亲子之间的纽带,我们能在其中找到自己,找到那份温情。阅读也是这样,我们要找到与家人共同爱好的书籍,一起阅读这个世界,探讨对事情的看法。我们甚至不需要拘泥于形式,转而将阅读融入生活,这样的亲子阅读不在于次数的多少,而在于双方全身心地投入。如果有一天,我们的孩子想起和父母一起阅读的不止幼时的绘本,能骄傲地认为自己的思想受到了父母的启迪,那该多好;如果有一天,我们家长想起和孩子一起阅读的不止绘本,我们还曾经和孩子忘我地、平等地、严肃地探讨某部书,那该多骄傲!

亲子阅读貌似是“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知识教育问题,但本质上是一个德育问题,是亲子教育的集中表现,正如约瑟夫·奇尔顿·皮尔斯所言:“亲子教育是在家庭成员的互动中发生的;真诚地相处和生活在一起所带来的活力和喜悦,是灌输、说教和命令的方式所无法带来的。”亲子阅读就是最好、最真诚的精神相处方式,在家庭德育方面最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

本次家长沙龙活动推荐阅读书目

德·亚米契斯《爱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