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EC合作的成就、问题与前景
纵观亚太经合组织发展的历程,其主要成就可以从贸易的自由化与便利化、投资的自由化与便利化、经济技术合作三个维度考察。
第一,从实现贸易的自由化与便利化的角度分析,亚太经合组织的成员经济体为实现“茂物目标”采取了相应措施,其成就在于亚太经合组织成员经济体间的关税与非关税壁垒在不断削减。[6]亚太经合组织的成员经济体在1996年提交单边行动计划时平均最惠国关税为11%,到2014年下降为5.5%。其中亚太经合组织发达成员经济体的平均关税为3.3%,发展中成员经济体的平均关税为6.3%,零关税产品税目在该区域所占比重从27.3%提高到45.4%。关税与非关税壁垒的不断削减为亚太区域内的贸易增长创造了有利条件。另外,APEC贸易便利化行动计划(TFAP)的实施有效降低了各成员之间的跨境贸易成本。亚太经合组织各成员经济体在促进商务人员流动、海关措施、标准一致化等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关税壁垒的减少和便利化的贸易措施使亚太相关区域的货物贸易获得较大增长。亚太经合组织的成员经济体在1994—2014年间的货物贸易总额增长了约三倍(2014年货物贸易总额约18.4亿美元,年均增长率是7.8%)。在服务贸易方面,源于该区域商业环境的改善,服务贸易在1994—2014年间的年均增长率是7.6%。
第二,从投资的自由化与便利化的角度分析,亚太经合组织成员经济体间的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的水平在不断提高。1994—2014年,流入亚太经合组织成员经济体的外国直接投资存量的年均增长率为11.1%。与此同时,亚太区域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年均增长率为10.6%。[7]由此可见,亚太经合组织成员经济体间投资的自由化与便利化的水平在不断提升,对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和流出产生了显著的激励作用。
第三,从经济技术合作的角度分析,亚太经合组织也取得了一定成就。如表1-3所示,亚太经合组织在1995年的《大阪行动议程》中规划了成员经济体在13个经济技术合作的具体领域,并选取了其中6个为优先领域。[8]另外,《大阪行动议程》对成员经济体在经济技术合作的原则上达成共识,即成员经济体应在自愿自主的原则上,合作双方应一起投入资源,共享利益成果。自《大阪行动议程》发布以后,亚太经合组织每年设立200~300个经济技术合作项目。截止到2009年,亚太经合组织成员经济体间的经济技术合作项目已累计达到1750项。虽然因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之后经济技术合作的项目已大幅减少,项目数在100个左右,但成员经济体间经济技术合作项目的方式和资金来源多样化,并且合作领域广泛,APEC经济技术合作未来可期。[9]
表1-3 APEC经济技术合作的13个领域
资料来源:The Osaka Action Agenda.Implementation of the Bogor Declaration,Osaka,Japan November 1995。
如上所述,尽管亚太经合组织发展势头很好,并且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一些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首先,亚太经合组织的凝聚力不高,一些成员经济体在削减关税、接受新成员等具体议题和领域上存在分歧。例如,在APEC工作的重点问题上,1996年亚太经合组织在菲律宾举行的会议通过了指导开展经济技术合作的《APEC经济技术合作原则框架宣言》,发展中国家偏好于将经济技术合作作为亚太经合组织活动的重点,而发达国家却希望把核心问题集中在投资与贸易的自由化和便利化上。成员经济体间的利益多元化导致亚太经合组织的凝聚力不高,增加了实现目标的协调难度。
其次,亚太经合组织的执行力欠佳,这主要是由上述非强制性特点所致。因为亚太经合组织缺乏法律的约束力,因此不少议题和倡议在执行力和具体落实方面与期望值存在较大差距。例如,亚太经合组织在实现“茂物目标”的历史进程方面出现了明显的“前紧后松”的现象与趋势。APEC在贸易和投资领域的自由化与便利化程度在《大阪行动议程》和《马尼拉行动纲领》后的进展较为缓慢。[10]
最后,亚太经合组织面临着议题泛化的风险。亚太经合组织在建立伊始,主要诉求在于实现成员经济体间的投资和贸易的自由化与便利化,以及加强经济技术合作。然而,随着局势的变化,尤其是金融危机和“911事件”的爆发,越来越多的政治问题[11]、社会问题成为APEC峰会的议题(2010—2018年APEC峰会的议题详见表1-4)。例如,反对恐怖主义、气候变化、防控传染疾病、联合反腐败等议题不断被纳入APEC峰会的议程名单。亚太经合组织存在议题泛化的风险,其直接影响在于稀释了对原有经济议题的讨论,也影响了亚太经合组织核心诉求的实现。
表1-4 2010—2018年APEC峰会议题
续表
资料来源:APEC官网.https://www.apec.org/About-Us/About-APEC/History。
虽然亚太经合组织现阶段存在凝聚力不高、执行力欠佳、议题泛化等问题,但依然前景可期。亚太地区现阶段还没有任何经济合作机制能够取代亚太经合组织。APEC不仅组织框架完整,所涵盖的内容也比较广泛,每年的峰会仍然为亚太地区最多领导人参加的会议。[12]亚太经合组织的开放性、灵活性和非强制性保证了其可以尽量兼顾各方利益,实现包容性的发展。因此,在“后茂物目标”时代,APEC的合作应维持其开放性和灵活性,在各成员经济体的经济主权不须做出让步的前提下,保证APEC的合作进程可以实现渐进式的发展。另外,为防止出现议题泛化的风险,APEC在未来所关注的议题领域仍应集中在经济发展与合作方面,包括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