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与亚太区域合作在目标上的一致性
从短期目标看,“一带一路”倡议和亚太区域合作在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与自由化上的目标高度一致。在“一带一路”倡议的纲领性文件《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中明确表示,中国和沿线国家的贸易和投资合作是“一带一路”的重点领域,特别应着力解决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与自由化问题,具体内容包括消除贸易和投资的壁垒、积极与沿线国家共建自由贸易区、优化贸易结构、创新贸易方式、建立健全现代服务贸易体系、将贸易和投资结合起来以投资带动贸易发展等方面的内容。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是“一带一路”倡议至今最为显著的成果和内容,也是“五通”能取得积极进展的主要原因。[12]因此,从短期目标来看,“一带一路”倡议的诉求在于推动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与自由化,并已取得了积极进展。
而亚太区域合作在短期内也追求贸易投资的便利化与自由化,体现了与“一带一路”短期目标的一致性。例如,亚太经济合作组织自建立以来已做出大量努力以促进亚太地区的贸易投资便利化与自由化,先后达成了马尼拉行动计划[单边行动计划(IAPs)和集体行动计划(CAPs)]、部门提前自愿自由化(EVSL)计划、信息技术产品和环境产品自由化、探路者行动等一系列旨在推进亚太区域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与自由化的规划。尤其是APEC贸易便利化行动计划(TFAP)的实施更是有效地降低了APEC各成员经济体之间的跨境贸易成本。APEC各成员经济体在促进商务人员流动、海关措施、标准一致化等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减少关税壁垒和相关贸易措施使亚太区域内的贸易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亚太区域内的贸易获得较大增长,国家间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从中期目标看,“一带一路”倡议与亚太区域合作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人文交流以实现民心相通的目标高度契合。《愿景与行动》中指出,“一带一路”倡议将在尊重沿线国家主权和国家安全的基础上,努力促使区域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基本形成安全高效的陆海空通道网络,力求互联互通达到新水平。基础设施建设被“一带一路”倡议规划为优先项目,具体包括海陆空等交通领域、输油管道等能源设施、网络通信等光缆建设。在人文交流方面,“一带一路”倡议主张通过和沿线国家开展文化交流、媒体合作、旅游推广、学术往来、卫生领域的合作等方面实现民心相通。
2014年APEC领导人北京会议发布《亚太经合组织互联互通蓝图(2015—2025)》作为指导APEC区域合作未来发展和一体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文件在硬件联通、软件联通、人员交往互联互通三大领域采取切实行动,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复合型亚太互联互通网络。[13]APEC虽然在促进互联互通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依然存在不少挑战。在硬件联通方面,域内各经济体的信息通信技术及基础设施的质量与普及不均衡;在软件联通方面,现有规制由于能力差距或管理限制等原因在促进其互联互通方面有较大缺陷;在人员交往互联互通方面,APEC内部仍然需要减少人员流动和交往的障碍,为促进人员自由及便利流动而共同做出努力。因此,在硬件联通方面,APEC鼓励各经济体加强石油管道、智能电网等能源基础建设和互联互通,但现阶段融资困难限制着基础设施的发展。在软件联通方面,APEC呼吁采取共同行动,通过规则和结构改革实现物流及贸易的便利化。在人员交往的互联互通方面,APEC致力于解决人员跨境流动的便利化和创新理念交流,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讨论跨境教育、商务旅行、专业技术人员流动、旅游便利化等人员交往的互联互通问题。“一带一路”与APEC基础设施和人员交往的互联互通建设对于整合区域内发展资源、实现区域互联互通的诉求是一致的,将为区域共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从长远目标看,“一带一路”倡议和APEC都是关于亚洲、亚太地区的区域构想,两者对于实现地区共同发展、深化区域一体化的长期宗旨是一致的。具体而言,“一带一路”倡议旨在促进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合作共赢,与APEC通过“推动自由开放的贸易投资,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强经济技术合作,改善商业环境,以建立一个充满活力、和谐共赢的亚太大家庭”的长期宗旨相吻合。[14]“一带一路”倡议和APEC的对接与互补将会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技术合作、为加强发展中国家的能力建设做出贡献,有助于实现两大倡议对于区域经济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愿景。因此,“一带一路”倡议和亚太区域合作的长期目标都是共同繁荣与共同发展,为本区域人民追求更高的福祉,这也是区域内所有国家最大的利益汇合点和战略契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