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

二、“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提出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构想,它整合了欧亚大陆经济,主张构建一个包容开放的体系,对于发展中国经济、沿途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乃至平衡世界政治经济都具有重要的倡议意义。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和商务部2015年3月28日联合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以下简称《愿景与行动》)中的规划,“一带一路”贯穿欧亚非大陆,它连接了发达的欧洲经济圈和东亚经济圈。在这一篇具有倡议指导意义的纲领文件中,规划的“一带一路”路线共有6条,分别是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波罗的海的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孟中印缅6条国际大通道。在国家所规划的这6条路线中,除了中蒙俄通道以外,剩下的5条路线都对我国西部的建设和开发有促进作用。另外,还有两条路线都与东北有密切的关联,分别是中蒙俄通道和中国-中南半岛国际经济走廊。这6条路线的规划对促进我国区域经济趋向平衡、优质产能合作和分散石油等重要资源的进口等都有重要的作用。

以中蒙俄倡议通道为例,中蒙俄通道建设的一个方案是从珲春出发,经过延吉、吉林、长春等城市,穿过蒙古国,从俄罗斯境内到波罗的海,最后目的地是欧洲。中蒙俄倡议通道的建设与东北有着密切的关系,尤其是吉林省和黑龙江省。从国家宏观的倡议角度考虑,建设中蒙俄通道短期可以保证我国能源供给多样化,长期倡议诉求则在于修建一条贯穿中蒙俄,目的地到欧洲的国际大通道。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研究,中蒙俄倡议的起点在吉林省珲春市,经过延吉、长春,最后到达蒙古国,这条通道与吉林省内的长吉图战略[4]正好吻合。中蒙俄通道的修建在客观上帮助了长吉图地区发挥其倡议价值,成为东北亚沿海岸的东方大港。而长吉图的繁荣又可以带动吉林省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而黑龙江省在中蒙俄倡议通道所扮演的角色则是直接的,作为连接俄罗斯和蒙古国的省份,油气管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直接在黑龙江内完成,这不仅关乎黑龙江经济的发展,也涉及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中蒙俄倡议通道的另外一个方案是以大连港为起点,把韩日、东南亚等国运输到俄罗斯或欧洲的货物,经哈大铁路、滨洲铁路,由满洲里出境,沿西伯利亚大铁路,最后运达莫斯科。这一方案贯通东北三省和内蒙古的部分地区,经沈阳、哈尔滨等城市,所经地区工农业发达。这条通道对东北来说,可以保证货物源源不断地输送到东北亚和欧洲,繁荣东北三省的贸易经济。因此,对于东北三省来讲,要想振兴东北经济就意味着要借助新丝路的发展机遇。“一带一路”倡议会成为东北经济振兴的新聚焦点,通过区域经济合作和国际贸易来拉动东北三省的经济发展。东北地区要发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完善黑龙江省对俄铁路通道和区域铁路网,以及黑龙江、吉林、辽宁与俄远东地区陆海联运合作。国家把东北融入“一带一路”倡议中,期待其摆脱困境,活跃东北经济支撑带,重新振兴东北经济;并且通过发展经济,加强与周边资源类型的国家合作,从侧面也可以稳固和丰富中国矿产油气等资源的获取渠道。

在优质产能合作和处理外汇资产过剩方面,“一带一路”倡议也给我们提供了新思路。“一带一路”周边的大多数国家近年来经济增长放缓,一定程度上受制于硬件设施。“一带一路”沿线多半都是发展中国家,近年来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基础建设相对落后是其原因之一。以铁路建设为例,多数国家铁路里程占其本土面积的比例在1%以下,而发达国家,尤其是欧洲和美国,普遍都在5%以上。中国在其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大有可为。这是因为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经验丰富,因此在部分领域存在优质产能合作的可能性,尤其是水泥、钢铁、船舶、玻璃和电解铝等五大产能,其利用率均在80%以下。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其国内对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也有一定诉求。因此,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基础设施合作来倡导国际产能合作,旨在发挥沿线各国的比较优势、契合各国发展需要,来构建更加均衡普惠的全球产业链。“一带一路”倡议还可以为外汇资产过剩提供解决思路。截至2015年底,我国因为多年的贸易顺差,已经积累了3.4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远远超过了充足度规模。虽然我国拥有充裕的外汇储备,但是其利用效率过低,投资渠道有限,所持庞大的外汇储备基本都选择购买发达国家的国债资产。但是如果将这些外汇储备中的一些拿来作为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的原始资本金,通过资本运营来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优质产能合作,其所获收益可能会更大。并且,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我国的发展必然依托海运、公路、铁路和管道等交通运输,其运输设施也会逐渐完善。

另外,“一带一路”倡议对改变现有的多边贸易规则和国际贸易格局有着重要作用。“一带一路”倡议致力于构建一个通过要素的自由流通和资源的有效配置,使得沿线国家可以互联互通,最后共同进步发展的多层次、全方位的网络。其中“一带一路”倡议所涵盖的国家约有65个,主要是以发展中国家为主,总人口高达44亿,占全球的60%以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性强,国家间经济结构的互补性强。共建“一带一路”对推动沿线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潜力,创造就业、促进消费都有着积极作用。因此,从这个角度讲,“一带一路”倡议顺应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潮流,尤其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对中国而言,“一带一路”倡议可以使我们更加重视国内规则,使之与国际高标准接轨。“一带一路”倡议可以使我们形成自己的国际贸易体系,通过和沿线国家开展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一个惠普共赢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为我国更好地适应甚至塑造新的国际贸易规则、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赢得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