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设施联通
设施联通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所关注的重点是完善包括交通领域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愿景与行动》中将设施联通定为“一带一路”倡议的优先领域。设施联通的关键部分是交通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推进机场、港口、铁路和公路建设,促进国际通关运输便利化等。中国多个省份的发展经历已经证明,如果打破地区间的隔绝状态,可以有效促进其经济发展。基于此,中国和沿线国家交通方面的互联互通就显得很重要。此外,能源基础设施的合作、国际通信领域的互联互通等也是设施联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6年以来,在交通领域,包括公路、油气运输线路、铁路、航空和海运联通,提升了中国和沿线国家的便利化水平和互联互通。截止到2019年3月,东非地区第一条电气化铁路亚吉铁路已经开通运营,中泰铁路和中老铁路正有条不紊地开工建设中。而中欧班列累计开行数量突破1.4万列,中国境内已经开通了中欧班列的城市达到59个,穿过“一带一路”沿线15个国家,境外共有50个城市为中欧双边市场开放打通了动脉,冰上丝路甚至将穿越北极。在港口和海运建设方面,汉班托塔港、比雷埃夫斯港、哈利法港等建设进展顺利。马来西亚关丹深水港码头和阿联酋阿布扎比码头正式开港。除了交通领域以外,能源基础设施的合作也取得巨大进展。中巴经济走廊建设顺利,巴基斯坦最大水电站首台机组实现并网发电。中国和俄罗斯合作建设的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三条生产线已经提前竣工。
在交通领域的互联互通方面,从16世纪世界进入大航海时代开始,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物流方式就是海运。2014年全球四大洋上的货船数量已经增加到30多万条,承担着全球贸易运量的80%,而其中海上丝绸之路是世界最繁忙的航线之一。中国港口网的5位数据分析员用了21天的时间,对120亿行的全球航运数据进行了筛选提取,发现在过去的一年里,途经“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的货船数量增加了14.6%,而2014年,全球航运总量仅增加了3.8%[19]。除海运以外,义新欧班列等十几条横贯亚欧大陆的中欧班列成为国际贸易的新选择。与海运相比,货物抵达欧洲的时间缩短了30%[20]。目前,一系列针对通关便利化的国际合作正在展开。未来10年,“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之间的贸易总额有望突破10万亿美元。
以中欧班列为例(见表2-3),越来越多的商品和货物将会沿着这条欧亚贸易物流大通道来完成交易。中国制造的机电产品、纺织品等将由火车运往欧洲,而欧洲的货物商品会经这条通道来到中国,以更快的速度进入中国市场。截止到2018年上半年,中国境内48个城市已经开通了到欧洲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国际班列。中欧班列共规划了东、中、西三条线路,其中东部通道从中国东南沿海省份经满洲里出境;中部线路从华北地区经二连浩特出境;西部路线从中国中西部地区城市经霍尔果斯出境。虽然中欧班列存在某些国内各省份无序竞争和回程载货量较低[21]等问题,但是其未来的前景广阔。习近平总书记在访问欧盟时曾提出,“中欧班列的设立不仅是买卖型的贸易合作,而应将其考虑成各个领域联动的复合型经贸合作”。因此,中欧班列的设立不仅是为了贸易便利化,更应将其考虑为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互动的重要一部分。在未来国家应注重顶层设计,协调各省之间的关系,使之良性竞争,并以市场为导向,整合各方面的利益。除此之外,中国还需要和欧洲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共同改善中欧班列的运营环境,比如完善硬件设施、对铁路进行技术改造等。
表2-3 部分中欧班列的运行情况
资料来源:中欧国际铁路运输网站。
注:截止到2019年4月,中欧班列已经达到了65条路线,通达欧洲15个国家44个城市,表中仅选取了早期的10个中欧班列的运行情况。
在能源和国际通信领域的互联互通方面,中国和沿线国家也取得了重大进展。能源类的互联互通重点包括电力、管道等,通信类的互联互通重点包括光缆、基站、数据中心等,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沿线国家的工业生产及居民生活密切相关。能源类互联互通方面,中国国家能源局已经和巴基斯坦水电部、瑞士能源办公室等多个沿线国家的相关部门签署了能源类的合作协议。以电网为例,截止到2018年,世界上还有约10亿人口没有用上电,这种电力短缺的现象在“一带一路”沿线部分国家比较常见。由中国国家电网投资和运营的巴基斯坦默拉直流输电项目于2019年投产,解决巴基斯坦北部和部分中部地区缺少电力的问题,这是巴基斯坦在电网领域首次对外资开放的项目。而中国发挥了电力工业在管理和技术上的优势与竞争力,为解决沿线国家的电力贫困和能源转型做着积极贡献。除此之外,在核电合作方面,中国和泰国于2017年3月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泰王国政府和平利用核能合作协定》。中国是全球在建核电机组数量最多的国家,利用多年的经营经验和自主知识产权,为泰国核电建设提供服务和技术,满足了泰国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
在国际通信领域的互联互通方面,中国积极地通过双边或多边交流平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对接。例如,在双边平台,中国分别与阿富汗、孟加拉国、柬埔寨等签署了信息通信技术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在多边平台,中国同东非共同体五个国家签署了《关于共建东非信息高速公路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在跨境光缆建设方面,依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在2018年发布的《中国国际光缆互联互通白皮书》,中国已同“一带一路”倡议相关的12个国家建设成了跨境光缆系统,并已经建成了4条国际海缆。目前中国的电信企业正积极地建设非洲“六纵六横”骨干光缆、“中国-东盟信息港”等项目,并推进中巴、中阿等“丝路光缆”的新建或扩容工作。
综上,设施联通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愿景与行动》中将设施联通定为“一带一路”倡议的优先领域。设施联通的关键部分是交通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推进机场、港口、铁路和公路建设等,通过打破地区间的隔绝状态促进国际通关运输便利化,进而可以有效地发展本国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