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普惠性

四、普惠性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28],在这里指的是在空间上,无论“一带一路”倡议,还是亚太区域合作,只要国家间有意向合作,就可以打破地理区位的限制,实现共同发展。“一带一路”倡议和亚太区域合作的实惠与红利将会普及所有参与的经济体,相关国家和地区都可以共享发展成果。

对内和对外共享发展成果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本质要求。对内共享发展成果指的是应构建一个更加透明且公平的内部利益分配机制,使得发展成果可以让更多的人民大众共享。对外共享发展成果指的是“一带一路”倡议应立足于发展,最后实现利益和发展成果共享,这也是相关国家参与“一带一路”的主要动力和诉求。“一带一路”倡议坚持“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的原则。中国通过和沿线国家开展对外投资和贸易合作,加快贸易便利化进程,共同推动消除贸易与投资壁垒,从而促进要素在区域内的流动和经济增长。另外,中国主动提供区域性公共产品,通过亚投行等机制,将区域性公共产品系统化、规范化,加强同其他供给方的协调机制,巩固“一带一路”沿线区域合作,为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注入更大动力。“一带一路”的发展成果和红利可以被所有沿线国家共享,无论空间距离远近。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的原则也适用于亚太区域合作。太平洋在空间上拉远了亚太某些国家之间的距离。例如,智利的首都圣地亚哥和中国的首都北京是全球所有首都当中空间距离最远的,但是中国和智利的双边FTA拉近了两地之间的距离,中国市场随处可见来自智利的葡萄酒、三文鱼及其他农林渔产品。正如王毅外长所述,“中国和智利仿佛是隔海相望的邻居,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来形容两国关系恰如其分”[29]。因此,亚太区域合作需要坚持“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的原则,推动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和全方位互联互通,以实现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