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与FTAAP的在战略蓝图上的关联性
随着亚太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价值链的不断拓展和深化,传统的多边贸易体制越来越难以适应国际贸易的新发展。而WTO多哈回合谈判进展缓慢从另一个方面促使美国等大国将对外政策重心转向双边协议和区域性战略,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区域性一体化方案。亚太地区现阶段主要有以东盟为中心的“10+X”战略构想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由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国主导的CPTPP(前身是美国曾力主推进但后来又退出的TPP)、中国在2014年北京的APEC峰会上决定启动的“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的倡议。
从战略蓝图上看,“一带一路”倡议和亚太自贸区构想都是中国区域一体化战略的一部分,前者勾勒出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是目前中国最主要的对外经济战略和区域发展的首要战略;后者则体现了中国在新的国际政治格局下面对美国等国家的逆全球化思潮和以日、澳为主导的CPTPP倡议所采取的相应策略,并为建设具有中国话语权的区域一体化框架提供了平台。
具体来说,“一带一路”和FTAAP倡议都是中国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的重要部分。“一带一路”倡议勾勒出中国面向欧亚大陆开放的基本蓝图,是中国当前统筹国内外区域发展最重要的对外经济战略。FTAAP倡议则体现了中国面向环太平洋开放的基本构想,是中国在新的国际政治格局下寻求全球经济治理领导权的尝试。初始范畴的“一带一路”倡议涵盖了近一半的APEC成员经济体,使得两者可以有机联系,内在互补。尤其是“一带一路”中加强设施联通与APEC互联互通高度一致,对于促进亚太地区发展意义重大。中国应将基础设施建设的互联互通作为建设FTAAP的重要内容,使之成为市场准入与规则谈判之外的第三大支柱。
在“一带一路”的纲领性文件《愿景与行动》中明确提及,中国将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定为“一带一路”倡议的优先领域。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包括交通基础设施通道、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通信网络建设等。中国旨在通过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特别是交通领域的联通打破地区间的隔绝状态,从而有效促进国际运输的便利化,实现中国和沿线国家的经济互动与共同发展。APEC也曾多次就“加强全方位基础设施与互联互通建设”的议题进行研究与讨论,并批准了《亚太经合组织互联互通蓝图(2015—2025)》,旨在硬件、软件和人员交往三个方面实现互联互通,以实现亚太地区的无缝和全面连接。实现区域内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已经不仅是“中国方案”,还是亚太国家的主要共识。因此,“一带一路”和FTAAP在战略蓝图上的关联性较强,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的互联互通方面,在未来应将其作为推进两项倡议的优先领域和主要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