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支持政策体系

四、地方支持政策体系

从国内经济发展的角度,中国应充分利用APEC和“一带一路”所构建的合作平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促进国内经济可持续发展。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正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产能过剩严重、要素成本显著上升,巨额的外汇储备不断积累成为“包袱”。通过亚投行、“一带一路”倡议和APEC互联互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平台进行产业转移、资本输出、资源整合,变外汇储备为外汇资本,有利于进行优质产能合作,激发国内经济发展的活力。与此同时,APEC的互联互通和基础设施建设与“一带一路”倡议打开了中国对外经济发展的空间,使西部地区成为新一轮对外开放的前沿,有利于实现区域均衡发展。从顶层设计的角度,中国应遵循“愿景与行动”文件所规划的战略性布局,充分发挥“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平衡和协调各省、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而就倡议实施的具体过程来说,应统筹和协调各省利益,在具体事务上做到权责明晰、重点明确,避免引起过度激烈的地方竞争,形成整体对外的合力,实现国内经济可持续增长。

(一)东北地区

东北地区与“一带一路”沿线大国俄罗斯相邻,因此东北地区的主要方向应是考虑如何加深中国和俄罗斯的经济互动。在贸易上,中国和俄罗斯的贸易结构以中国进口能源、出口机电产品为主;在基础设施方面,中国和俄罗斯以能源领域、中蒙俄经济走廊为重点合作项目。因此,中俄在未来的合作方向应重点放在能源领域和交通领域的互联互通上。下面重点讨论黑龙江省、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三个地区应有的地方支持政策。

黑龙江作为和俄罗斯直接相邻的省份,应完善其口岸的建设,黑龙江省有25个国家一级口岸,口岸数量居全国之首。黑龙江应从陆海联运和铁路两种方式与俄罗斯互动。黑龙江可以通过俄罗斯的远东港口,开展陆海联运。据统计,通过牡丹江到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的陆海联运较绕道大连的运输方式节省了36%的时间和20%的费用。在铁路方面,可以根据黑龙江的省内规划,以哈尔滨为中心,把哈北黑、延边、大满同、绥哈满铁路4条铁路线路与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大铁路形成互利共赢的国际商贸物流带。通过完善陆海联运和铁路网,黑龙江省可以成为连接东亚、日韩等国和俄罗斯的桥梁,为后期中俄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奠定基础。在能源设施的联通方面,黑龙江应加速推进中俄原油管道中国段的建设,并继续深化和俄罗斯在电力方面的合作。

辽宁则应发挥港口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大连港、丹东港和锦州港等港口。辽宁可以考虑以这些港口为重要节点,连接东亚国家和俄罗斯,并用跨境物流的方式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另外,辽宁还应发挥交通枢纽的作用,建设以大连港为起点,经沈阳等中心城市,穿过满洲里过境,最后到俄罗斯,从而实现海铁联运的通道。在未来还应谋划两条线路:东线应以丹东港为起点,沿安奉铁路、平齐铁路等路线,经内蒙古的阿尔山口岸,目的地至蒙古国的乔巴山市;西线可以锦州港为起点,沿锦赤铁路、巴新铁路等路线,经内蒙古的珠恩嘎达布其口岸,目的地是蒙古国的乔巴山市。西线和东线都可以经俄罗斯到达欧洲。辽宁通过加强海陆通道物流基地的建设,建设面向蒙古国、俄罗斯最后到欧洲的连接南北的现代物流基地。同时,通过辽宁的沿海城市,如大连、营口等,建设东北亚的自由贸易示范区。

内蒙古和“一带一路”倡议中的经济互动策略相结合,最重要的是中蒙俄战略通道的建设,而通道建设中最主要的是满洲里的建设。内蒙古应重点建设满洲里开发试验区,并完全实现跨境贸易的人民币结算服务,争取将满洲里建成“东北亚之窗”。此外,内蒙古还需要加快向北开放的步伐。国务院早在2014年6月5日就已经批准设立二连浩特为重点开放试验区,通过试验区的建设和发展深入推进中国和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水平。

(二)西北地区

西北地区与“一带一路”沿线的中亚国家相邻,因此地方支持政策的主要方向应是考虑如何加深中国和中亚国家的经济互动,以及通过新亚欧大陆桥的建设向西连接欧洲,向东对接亚太区域的经济体,从而构建一条西联欧洲、东接亚太的经济走廊。中国西北地区和中亚国家直接相邻的省份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因此,下面重点探讨其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角色和政策建议。

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省份,新疆是连接东亚经济圈和欧洲经济圈的重要枢纽。在未来的发展需要通过北、中、南三线,将新疆现有的口岸城市和国内发达经济区连接起来,形成全面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北、中、南三线分别是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规划的国内三条大通道。其中,北通道起于环渤海经济区,自京津冀,经山西等中部省份,从伊吾进入新疆,再经北屯、吉木乃西出哈萨克斯坦,最后到达俄罗斯。中通道起于长三角经济区,自上海沿新亚欧大陆桥,由哈密进入新疆,再经乌鲁木齐,从阿拉山口出境直通中亚和欧洲。南通道起于“珠三角经济区”,从广东省出发,经湖南、四川等省份,由若羌到新疆,再经和田、喀什,南下至印度洋沿岸的瓜达尔港。这三条路线分别从中国经济最发达的三个经济圈出发,凭借国内的交通干线,由东向西贯穿重要城市,最后经新疆出境,通向中亚、俄罗斯等国。这三条路线的具体实现还需要积极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在已有铁路和口岸通道的基础之上,加快建设新亚欧大陆桥的跨境货物运输通道,衔接好重点口岸的“断桥”部分,推进口岸城市建设。除此之外,西北应加快对中亚地区以及俄罗斯的铁路运输网建设,形成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吸引生产要素向通道沿线聚集。

而在进出口贸易方面,中国和中亚国家的贸易结构以中国进口能源、矿产等资源类型的产品为主。因此,应发挥新疆独特的区位优势,深化和中亚五国的能源合作。新疆应将“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到具体的项目上,改造现代化的国际交通走廊。另外,完善中国和中亚国家之间的项目交流机制,形成优势互补,加强旅游、高新技术等产业的合作,真正地实现产业转型,把西北建成一个引进中亚矿产资源的战略通道,尤其应将阿拉山口口岸建成新亚欧大陆桥西线出口的桥头堡。支持企业通过园区化经营和集群式发展,以创新的方式“走出去”,加快境外园区建设。新疆位于中国西北地区直接对应中亚的核心省份,地理区位上具有进出口优势,向北、向西陆路可经中亚地区通往俄罗斯抵达欧洲,向东连接了中国的中部内陆地区。

另外,新疆要立足本身实际情况,围绕其独有的资源禀赋,建立风电基地、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和油气生产加工基地。在其近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新疆也对未来和“一带一路”倡议相关的建设工作做了部署,比如积极推动中巴经济走廊以及面向中亚和西亚的物流通道和信息通道建设,以与周边国家道路联通和信息相通。除此之外,新疆还应该支持经贸合作,尤其是试验区和保税区的建设,通过大力发展边境贸易来促进中国和沿线国家经贸发展。为实现通关便利化并促进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关系,还应加快制定物流业发展政策措施,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完善口岸基础设施的建设。

(三)西南地区

西南地区和“一带一路”沿线的东南亚国家相邻,因此应主要考虑如何通过进一步加深中国和东盟之间的经贸关系和设施联通,在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国西南地区和东盟国家海陆相连相邻的直接省份是广西,陆路直接相连的省份是云南。因此,下面重点探讨广西和云南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角色和政策建议。

广西海岸线长达1595千米,陆地边境线长达1020千米,是中国唯一和东南亚国家直接海陆相连的省份。因此,广西应充分利用海陆双线互动的开放优势,利用其独有的地缘区位优势,在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平台上发挥更大作用,使西南地区成为开放发展的新支撑点,并成为中国面向东南亚国家的国际通道。

根据近几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广西已开始规划北部湾经济区,并通过建设国家重点开放试验区等平台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广西已经分别和东南亚国家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建立了合作区或技术转移中心。广西的钦州保税港区和北海出口加工区的一期工程已经通过验收,中国-马来西亚的马中关丹产业园区的钢铁项目已经启动,中国-印尼的经贸合作区也已经开始运营。中国和东盟正以广西为平台,进行全面的经济技术合作。在未来,广西需要继续对内深化和西南邻省的区域合作,推进交通、港口、生态、旅游和产业园区等合作事项;继续提高通关便利化的水平,完善口岸通关一体化的方案,从而缩短企业办理、查验和入关的时间;继续加快并推进其港口城市和东盟国家之间的合作网络,比如凭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东兴国家重点开放试验区等合作区建设,并在现有的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基础上进行调整扩区,重点推动凭祥国家重点开放试验区、北部湾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合作区的发展,为未来可以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经济一体化进程做好准备。

云南和东南亚的三个国家缅甸、老挝和越南直接相邻,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应发挥其独有的区位优势。云南穿过缅甸可到达孟加拉湾,实现了和南亚国家之间的经济互动,穿过越南可到达南海,又对接了东南亚国家。因此,云南应重点完善交通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通向南亚和东南亚国家的战略通道。为建设面向东南亚和南亚的战略通道,云南可以“一纵一横”地布局省内运输通道。纵向通道是,以昆明作为重要的城市中心,向南构筑昆明-磨憨-万象-曼谷-吉隆坡通道建设,通过和东南亚国家合作,融入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向北应沿昆明-重庆-西安、昆明-成都-西安铁路通道,与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相连。横向通道也以昆明为中心城市,通过建设孟中印缅等经济走廊、泛亚铁路西线,向西打造昆明-曼德勒-皎漂铁路,进入印度洋,和南亚国家经济合作;向东依靠国内相对较完善的交通网络,通过连接珠三角地区,建设昆明-深圳的东向战略通道。为完善云南省内的通道建设,云南可以考虑修建并完善三个泛亚铁路项目。三条泛亚铁路项目分部是祥云至临沧铁路、玉溪至磨憨铁路、大理至瑞丽铁路。三条泛亚铁路的同时建设可以完善云南通向东南亚和南亚的通道建设,将昆明提升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对云南融入“一带一路”倡议起到促进作用。

(四)东南沿海地区

毗邻太平洋的东南沿海地区应重点利用中国沿海城市经济实力普遍较强、开放程度相对较高的优势,建设开发区或开放合作区。对于沿海港口城市如福州、上海、天津等,可完善交通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中转中心的枢纽作用。沿海城市或地区争取以开放来倒逼改革,加大创新力度,在改革中创新经济体制,形成参与国际竞争的新优势。具体来说,沿海地区应考虑以下两点:第一,充分发挥东部沿海大城市的优势地理位置。中国东部沿海省份在“一带一路”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应将其建设成面向东亚和东南亚地区进行国际贸易的重要中转地。第二,加强沿海港口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重要的沿海节点城市,这对于促进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和发展有重要作用。

以福建为例,福建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对外文化和经贸交流的历史上曾发挥重要作用。比如,福建的泉州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明确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自改革开放以来,福建不断提高市场化程度和对外开放程度,成为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省份之一。因此,对福建的支持政策可以从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与东盟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以及人文交流三方面考虑。

在基础设施建设的互联互通方面,截止到2017年末,福建的沿海港口已开通了到东盟国家的海上航线共51条。这51条线路中,厦门港占据了48条,福州港占据3条。厦门港的48条航线包括通往越南的5条、通往菲律宾马尼拉航线的10条、通往马来西亚航线的18条、通往新加坡航线的15条;福州港的3条航线都是通往新加坡的航线。在未来,福建的已有港口服务应向高端化和物流化的方向发展,并应完善港口相应的基础设施建设,即将港口的经营模式由原有的装卸仓储为主,转变为物流中心模式。通过港口的区域化整合,提高其服务国内国际贸易的能力。

在经贸合作方面,根据厦门海关的数据统计,2018年1~7月东盟和福建的双边贸易额为12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3%,占福建贸易总额的17%(第二名和第三名分别是美国和欧盟,三者合计占福建省贸易总额的47.3%)。现在东盟已经成为福建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和第四大外资来源地,双方的合作大有潜力和前景。在未来,福建应充分发挥其区位优势,推进港口建设以及对外贸易和投资管理服务机制。通过港口物流园区、配送物流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形成一个对内服务国内中西部地区、对外连接东亚和东南亚通江达海的重要物流和贸易通道。

在人文交流上,福建应充分发挥民间团体的作用,通过举办研讨会、文化节等方式增加和东盟国家的文化交流。例如,在2019年6月,福建闽南文化研究会在印尼雅加达成功举办了“中国民俗文化东盟行”等文化交流活动。未来还要进一步地坚持“经贸唱戏,文化搭台”,通过增加区域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来促进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心相通,扩大互利共赢的民众基础。

【注释】

[1]张彬,李畅,杨勇.多边化区域主义的新发展与中国的对策选择[J].亚太经济,2017(5):5-13.

[2]孙天昊,王妍.中美贸易政策博弈与中国的占优策略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6):65-73.

[3]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呼吁各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官网,[2017-03-17].https://www.fmprc.gov.cn/web/zwbd_673032/wshd_673034/t1446780.shtml?from=groupmessage&isap pinstalled=0.

[4]李向阳.国际金融危机与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秩序的发展方向[J].经济研究,2009(11):47-54.

[5]上海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五大综合服务体系保驾护航.“走出去”公共服务平台,[2017-05-02].http://fec.mofcom.gov.cn/article/fwydyl/zgzx/201705/20170502567401.shtml.

[6]中国银行为“一带一路”建设深化机构布局.中国银行官网,[2019-03-29].http://www.boc.cn/aboutboc/ab8/201903/t2019032915053339.html.

[7]国开行已完成2607亿元“一带一路”专项贷款.中国政府网,[2019-04-24].http://www.gov.cn/xinwen/2019-04/24/content_5385612.htm.

[8]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资本市场应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新华网,[2017-05-06].http://www.xinhuanet.com/fortune/2017-05/06/c_1120927480.htm

[9]提醒在印尼注意安全.中国领事服务网,[2019-05-20].http://cs.mfa.gov.cn/gyls/lsgz/lsyj/t1664969.shtml.

[10]杨连星,刘晓光,张杰.双边政治关系如何影响对外直接投资[J].中国工业经济,2016(11):70

[11]卢进勇,王光,闫实强.双边投资协定与中国企业投资利益保护[J].国际贸易,2018(3):46.

[12]柯静.“一带一路”倡议推进与中外双边投资协定重构[J].现代国际关系,2018(6):52.

[13]习近平: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造福人民.中央人民广播电台,[2018-08-28].http://china.cnr.c n/news/20180828/t20180828_52434345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