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1 计算实例
例6-4 用张开尺寸为100mm的内卡钳测量孔,内卡钳的摆动距为5mm,求孔的实际尺寸是多少?
解 根据公式
孔的实际尺寸为100mm+0.031mm=100.031mm。
例6-5 设工件的孔径为,试求内卡钳的张开尺寸和最大允许摆动距。
解内卡钳的张开尺寸=孔的下极限尺寸=150mm
根据公式
即用150mm开度的内卡钳在孔中的摆动距小于8mm时,则所加工内孔尺寸是合格的。
例6-6 在图6-29所示的镗削工件中,已知k孔的直角坐标为(140,100)。如该孔需按极坐标系统进行加工,求k孔中心的极坐标尺寸。
图6-29 由直角坐标换算极坐标
解 1)由已知条件求极角θ:
已知x=140mm,y=100mm
tanθ=y/x=100/140=0.71429
则θ=35°32′16″
2)由已知条件求极径ρ:
已知x=140mm,y=100mm
所以,k孔中心的极坐标为(172.05,35°32′16″)。
例6-7某工件需镗削A孔,已知该孔的极坐标为(ρ=110mm,θ=40°),其余尺寸如图6-30所示。现需采用直角坐标法加工该工件,试计算直角坐标尺寸x、y为多少?
解把极坐标变为直角坐标时,换算公式为
x=ρcosθy=ρsinθ
已知ρ=110mm、θ=40°,则
x=ρcosθ=110mm×cos40°≈84.265mm
y=ρsinθ=110mm×sin40°≈70.7066mm
例6-8 三孔齿轮箱如图6-31所示,试求该齿轮箱孔距。
解 由图6-31中的尺寸关系有
图6-30 极坐标转换成直坐标
图6-31 三孔齿轮箱
例6-9 有一批齿轮箱(图6-23)因暂时无镗床设备,需在车床上镗孔,求镗各孔时的垫块值。其已知值如下:
车头中心距车床平板的距离:C=150mm
齿轮箱孔距:A1=115mm,A2=(42±0.05)mm,A3=(19±0.03)mm
齿轮箱孔径:dⅠ=32mm,dⅡ=32mm,dⅢ=35mm
解 镗dⅠ孔径时的垫块尺寸:
B1=C−A1=150mm−115mm=35mm
镗dⅡ孔径时的垫块尺寸:
B1+B2=C-(A1−A2)=150mm−(115-42)mm=77mm
将B1=35mm代入上式,得
B2=42mm
镗dⅢ孔径时的垫块尺寸:
B1+B2+B3=C-(A1−A2−A3)=150mm−(115−42−19)mm=96mm
将B1、B2值代入上式得
B3=19mm
除用车床镗孔外,还可在立铣、平铣和万能铣床上进行镗孔,它们的计算方法与车床相同
例6-10 加工一内球面,已知球面半径R=50mm,球面厚度B=30mm,球面偏心度e=5mm,试确定镗刀头倾斜角α、回转半径Rc及镗刀杆半径r各是多少?
解 (1)计算镗刀头倾斜角α
所以
取α=20°
(2)计算镗刀头回转半径Rc
(3)计算镗刀杆半径r
例6-11 写出图6-32三孔连杆的加工工艺过程。
图6-32 三孔连杆
解 (1)零件图样分析
1)连杆三孔平行度公差均为0.02mm。
2)连杆三孔圆柱度公差均为0.0085mm。
3)连杆不得有裂纹、夹渣等缺陷。
4)连杆热处理226~271HBW。
5)未注倒角C0.5。
6)材料45钢。
(2)三孔连杆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表6-4)
表6-4 三孔连杆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
(3)工艺分析
1)铣平面后,立即确定大头孔一平面为以下各工序加工的主基准面,这样可确保加工质量的稳定。
2)铣平面时,应保证小头孔及耳部孔平面厚度与大头孔平面厚度的对称性。
3)由于连杆三个孔平面厚度不一致,因此,加工中要注意合理布置辅助支承及合理应用。
4)连杆平面加工也可以分为粗、精两道工序,这样可更好地保证三个平面的相互位置及尺寸精度。
5)粗、精镗三孔也可改用专用工装或组合夹具装夹,如采用X6132端镗。
6)当加工连杆尺寸较小时,粗、精镗三孔也可采用车削加工方法(按几何原理将三个孔中心连线后,找出一公共圆心,来设计一套回转式车床夹具即可)。
7)连杆三孔平行度的检验及连杆三孔圆柱度的检验,可以制作专用垂直度检验心轴,其检验心轴直径公差分三个尺寸段制作,配以不同公差的螺钉孔,检查其接触面积,一般在90%以上为合格。或配用塞尺检测,塞尺厚度的一半为垂直度误差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