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尿的理化性质
2025年09月26日
二、尿的理化性质
正常尿液为淡黄色的透明液体,如在较低温度下久置,可出现磷酸盐或尿酸盐沉淀,特别是浓度高的尿液则更明显。尿液的颜色主要受胆红素代谢产物,以及食物和药物的影响,如食入大量的胡萝卜或维生素B2时,尿呈亮黄色。病理情况下可出现血尿(肉眼血尿呈红色或棕红色)、血红蛋白尿(酱油色或浓茶色)、胆红素尿(黄褐色)、乳糜尿(乳白色)、脓尿(白色混浊状)。
正常尿液的气味来自于尿液内的挥发酸,尿液静置一段时间后,因尿素分解产生氨,故有氨臭味。如果有尿路感染,新鲜的尿液就有氨臭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因尿液中含有丙酮,使尿液有烂苹果味。
尿的成分中95%~97%是水,其余是溶解于其中的固体物质(如电解质、非蛋白含氮化合物等)。正常尿中糖、蛋白质的含量极微,临床上常规方法不能将其测出。尿液的比重一般在1.015~1.025之间,渗透压一般高于血浆,大量饮水后,尿被稀释,颜色变浅,比重下降;尿量少时,尿浓缩,颜色变深,比重上升。一般情况下,尿液的pH为5.0~7.0,呈弱酸性。尿的pH与食物的成分有关,喜素食者,尿液呈碱性;而荤素杂食者,尿液呈弱酸性。另外,药物对尿液pH也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