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脑神经

二、脑神经

脑神经是与脑相连的周围神经(图12-2-27),共12对,根据脑神经与脑连接的部位,按从上向下的顺序用罗马数字表示(表12-2-1)。所有脑神经中的纤维成分按其性质可概括为以下4种,即躯体感觉纤维、内脏感觉纤维、躯体运动纤维和内脏运动纤维。根据脑神经内所含神经纤维种类的不同,将脑神经分为:第Ⅰ、Ⅱ、Ⅷ对脑神经的感觉性神经;第Ⅲ、Ⅳ、Ⅵ、Ⅺ、Ⅻ对脑神经的运动性神经;第V、Ⅶ、Ⅸ、Ⅹ对脑神经的混合性神经。其中第Ⅲ、Ⅶ、Ⅸ、Ⅹ对脑神经含有副交感纤维。

图12-2-27 脑神经分布概况

表12-2-1 脑神经名称、性质、连脑及进出颅底部位

(续表)

(一)嗅神经

嗅神经为感觉性神经,起自上鼻甲及相对的鼻中隔黏膜内的嗅细胞,其周围突分布于嗅黏膜上皮,中枢突集成20多条嗅丝,上穿筛孔入颅,止于嗅球,传导嗅觉(图12-2-28,表12-2-1)。

(二)视神经

图12-2-28 嗅神经

图12-2-29 眶内神经侧面观

视神经为感觉性神经,传导视觉冲动,由视网膜内的节细胞轴突在视神经盘处聚集后,向后穿出巩膜构成。视神经穿视神经管入颅腔,在垂体前上方形成视交叉,视交叉向两侧发出视束,绕中脑的大脑脚止于间脑的外侧膝状体(图12-2-29,表12-2-1)。

(三)动眼神经

动眼神经为运动性神经,含有躯体运动纤维和内脏运动纤维(副交感纤维)。躯体运动纤维支配提上睑肌、上直肌、下直肌、内直肌和下斜肌。内脏运动纤维分布于瞳孔括约肌及睫状肌(图12-2-29,表12-2-1)。动眼神经损伤时,可出现上睑下垂、眼外下斜视、瞳孔散大和瞳孔对光反射消失等症状。

(四)滑车神经

滑车神经为运动性神经,由中脑的脑神经核发出的躯体运动纤维组成。滑车神经于中脑背侧的下丘下方出脑,支配上斜肌(图12-2-29,表12-2-1)。

(五)三叉神经

三叉神经为最粗大的脑神经,属混合性神经。三叉神经躯体感觉纤维的细胞体位于三叉神经节,其周围突组成三叉神经三大分支,即眼神经、上颌神经和下颌神经。细小的三叉神经运动根并入下颌神经(图12-2-30、图12-2-31,表12-2-1)。

图12-2-30 三叉神经的分支

图12-2-31 三叉神经皮肤分布

1.眼神经 眼神经仅含躯体感觉纤维,经眶上裂入眶内。眼神经分支分布于眼球、结膜、泪腺、上睑和额顶部皮肤等。

2.上颌神经 上颌神经仅含躯体感觉纤维,分布于口鼻黏膜、上颌牙齿和眼裂与口裂之间的皮肤。

3.下颌神经 下颌神经为混合性神经,是三叉神经三大分支中最大的一支。发出的肌支支配咀嚼肌。其他分支基本由感觉纤维组成,主要分布于下颌牙齿、舌前2/3黏膜和口底黏膜,以及口裂以下和耳颞区的皮肤。

(六)展神经

展神经为运动性神经。自延髓脑桥沟中线两侧出脑,穿海绵窦,经眶上裂入眶,支配外直肌(图12-2-29,表12-2-1)。展神经损伤可致外直肌瘫痪,患侧眼球不能转向外侧,出现内斜视。

(七)面神经

面神经为混合性神经。在展神经外侧出延髓脑桥沟,进入内耳门,经内耳道入面神经管,出茎乳孔后向前穿过腮腺到达面部。主要纤维成分:①躯体运动纤维:支配面肌运动。②内脏运动纤维:控制泪腺、下颌下腺、舌下腺及鼻和腭黏膜腺的分泌。③内脏感觉纤维:分布于舌前2/3黏膜的味蕾,司味觉。④躯体感觉纤维:分布于耳部皮肤(图12-2-32,表12-2-1)。

图12-2-32 面神经在面部的分支

图12-2-33 前庭蜗神经

(八)前庭蜗神经

前庭蜗神经又称位听神经,为感觉性神经。包括前庭神经和蜗神经两部分(图12-2-33,表12-2-1)。

1.前庭神经 前庭神经传导平衡觉冲动。其感觉神经元的周围突分布于内耳的椭圆囊斑、球囊斑和壶腹嵴的毛细胞;中枢突组成前庭神经,与蜗神经伴行,经内耳门入颅,经延髓脑桥沟外侧入脑。

2.蜗神经 蜗神经传导听觉冲动。其感觉神经元的周围突分布于内耳螺旋器的毛细胞;中枢突在内耳道汇聚成蜗神经,与前庭神经伴行入脑。

(九)舌咽神经

舌咽神经为混合性神经。经颈静脉孔出颅,下行于颈内动、静脉之间,到达舌根。含有4种纤维:①躯体运动纤维:支配茎突咽肌。②躯体感觉纤维:分布于耳后皮肤。③副交感纤维:支配腮腺分泌。④内脏感觉纤维:传导舌后1/3的味蕾、舌后1/3黏膜、咽鼓管和鼓室等处黏膜的感觉。发出分支分布于颈动脉窦和颈动脉小球,参与血压与呼吸的调节(图12-2-34、图12-2-35,表12-2-1)。

图12-2-34 舌咽神经及分支

图12-2-35 颈丛的位置及部分脑神经

图12-2-36 副神经、迷走神经及其分支

(十)迷走神经

迷走神经为混合性神经,是行程最长、分布最广的脑神经。含有4种纤维:①副交感纤维:支配颈部、胸部和腹部大部分脏器的平滑肌、心肌收缩和腺体的分泌。②内脏感觉纤维:传导颈部、胸部和腹部大部分器官的内脏感觉冲动。③躯体运动纤维:支配咽、喉肌和软腭。④躯体感觉纤维:分布于硬脑膜、外耳道和耳郭皮肤(图12-2-35、图12-2-36,表12-2-1)。

迷走神经连于延髓,经颈静脉孔出颅,行经颈部、胸部至腹部,沿途发出许多分支,重要的分支如下。

1.喉上神经 喉上神经是迷走神经在颈部的分支,其运动支支配环甲肌,感觉支分布于咽、会厌、舌根及声门裂以上的喉黏膜(图12-2-36、图12-2-37)。喉上神经内支损伤可致会厌等处感觉障碍,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进食时易引起呛咳。

2.喉返神经 左喉返神经由左迷走神经在主动脉弓前发出,勾绕主动脉弓返回颈部。右喉返神经由右迷走神经在右锁骨下动脉前发出,勾绕右锁骨下动脉返回颈部。其运动纤维支配除环甲肌以外的喉肌,感觉纤维分布于声门裂以下的喉黏膜(图12-2-37)。单侧喉返神经损伤,可致患侧多数喉肌瘫痪,导致声音嘶哑或发音困难;双侧损伤可引起呼吸困难,甚至窒息。

图12-2-37 迷走神经及分支

(十一)副神经

副神经为躯体运动性神经,由延髓发出,支配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图12-2-35、图12-2-36,表12-2-1)。

(十二)舌下神经

舌下神经为躯体运动性神经,自延髓出脑,经舌下神经管出颅,支配全部舌内肌和颏舌肌等大部分舌外肌(图12-2-35、图12-2-38,表12-2-1)。一侧舌下神经损伤时,患侧舌肌瘫痪,伸舌时舌尖偏向患侧,可出现患侧舌肌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