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眼副器
包括眼睑、结膜、泪器、眼球外肌等结构(图11-2-11),有保护、运动和支持眼球作用。
(一)眼睑
眼睑分上睑和下睑,位于眼球的前方,是保护眼球的屏障。上、下睑之间的裂隙称睑裂。睑裂两端成锐角分别称内眦和外眦。睑的游离缘称睑缘。睑缘的前缘有睫毛。眼睑由浅至深可分为5层:皮肤、皮下组织、肌层、睑板和睑结膜。睑的皮肤薄,皮下组织疏松,缺乏脂肪组织。睑板内有许多睑板腺,其导管开口于睑缘后部,分泌油脂样液体。若睑板腺导管阻塞,形成睑板腺囊肿,亦称霰粒肿。当睑板腺化脓性感染时,临床上称内麦粒肿;若感染位于睫毛毛囊或其附属腺体,称外麦粒肿。
(二)结膜
结膜是一层薄而光滑透明的黏膜,覆盖在眼球的前面和眼睑的后面,富含血管。按所在部位,可分为两部分:睑结膜和球结膜。结膜穹隆位于睑结膜与球结膜互相移行处,其反折处分别构成结膜上穹和结膜下穹。当上、下睑闭合时,整个结膜形成囊状腔隙,称结膜囊。此囊通过睑裂与外界相通。
(三)泪器
泪器由泪腺和泪道组成(图11-2-12)。
图11-2-12 泪器
1.泪腺 位于眶上壁前外侧部的泪腺窝内,分泌泪液。泪液经泪道到鼻腔。
2.泪道 泪道包括泪点、泪小管、泪囊和鼻泪管。
(1)泪点:上、下睑缘近内侧端各有一小凸起,凸起上的小孔称泪点,是泪小管的开口。
(2)泪小管:上、下各一,位于上、下眼睑内侧部皮下,起始于泪点,先分别垂直向上、下行,继而转向内侧汇合一起,开口于泪囊上部。
(3)泪囊:位于眶内侧壁前部的泪囊窝中,为一膜性的盲囊。向下移行为鼻泪管。
(4)鼻泪管:为膜性管道。鼻泪管的上部包埋在骨性鼻泪管中,下部在鼻腔外侧壁黏膜的深面,下部开口于下鼻道外侧壁的前部。
(四)眼球外肌
眼球外肌包括运动眼球的4块直肌、2块斜肌和上提上眼睑的上睑提肌,都是骨骼肌(图11-2-13)。各直肌共同起自视神经管周围的总腱环,在眼球中纬线的前方,分别止于巩膜的上侧、下侧、内侧和外侧面。眼外肌的作用和神经支配详见表11-2-1。
图11-2-13 眼外肌(右侧)
表11-2-1 眼外肌的作用和神经支配
情景与思考
情景
中耳发炎就是中耳炎,是孩子发生耳痛的一种常见病因。中耳炎常发生于8岁以下儿童,它经常是普通感冒或咽喉感染等上呼吸道感染所引发的并发症,通常是由鼻咽部的细菌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而引起的。
思考
1.耳又称前庭蜗器,它由哪几部分组成?
2.为什么小儿易患中耳炎?
3.内耳为什么有位置觉和听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