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语

结语

本文尝试从翻译的角度来认识近代中国的文化变迁。中国的现代性可以说是翻译的现代性,西方的思想观念乃至日常生活的各种货品都是透过翻译,或是直接来自西方,或是经由日本的中介,引介到中国来。此一经过翻译所形塑的中国的现代生活,从抽象的语汇、对身体与疾病的认知,到具体的货品,都与19世纪中叶之前的传统世界有所不同,共同构成了我们今日世界的重要基础。

可是从另外一方面来看,翻译就是背叛,译者或因利益的因素,或因理念的因素,自觉、不自觉地背叛原著,而创造出复杂的文化情境。如此看来,翻译是无尽的循环,一方面有可能是单行道,一种文化产品从西方到日本到中国,或者再转到韩国;另外一方面也有双向道或多向道而交互影响的可能性,如梁启超到日本之后,读了很多日本人对中国的诠释,影响到他对中国的认识;中文作品也翻译到日本、韩国与西方,影响到这些国家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到反反复复的文化交流。翻译创造了新的世界,也给人们带来了相当多的灵感与新的选择,而这种文化杂糅的现象只有透过翻译过程的厘清,才能稍微说得清楚一些!

【注释】

[1]本文内容为2009年6月23日笔者于“中研院”活动中心所做的一场演讲,原刊登于“中研院”编:《知识飨宴系列》(6),台北:“中研院”,2010,页155—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