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4 负载分配策略对网络抗毁性影响分析

8.5.4 负载分配策略对网络抗毁性影响分析

在此,通过调整连边剩余容量权重与空间距离权重的值,研究在级联失效过程中不同的负载分配策略对网络抗毁性的影响。固定节点、连边负载因子τ =0.6、μ =0.6, 信息广度参数λ=0.2, 分别使得α= 0.1、β=0.9,α= 0.3、β=0.7,α= 0.5、β=0.5,α= 0.7、β=0.3,α= 0.9、β=0.1,考察在不同信息精度下网络抗毁性的变化。连续攻击网络20 次,仿真结果如图8-4 所示。

图8-4 不完全信息下负载分配策略对城市群交通网络抗毁性影响仿真

由图8-4 可知,在不同信息精度条件下,不同的负载分配策略对网络抗毁性能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特征。由图8-4(a)、(c)可知,当 δ =0、0.2时,α= 0.5、β=0.5的负载分配策略使网络的抗毁性能达到最优,而α= 0.1、β=0.9与α= 0.9、β=0.1的负载分配策略则表现较差,即空间距离权重与连边剩余容量权重越均衡,网络的抗毁性就越强。由图8-4(d)可知,当 δ=0.3时,网络抗毁性随着负载分配对空间距离权重的偏重而逐渐增强。

由上可知,在城市群交通网络中,当攻击者对网络信息掌握较少时,针对失效节点的旅客疏散,若是均衡考虑线路剩余容量与空间距离的影响进而制定疏散策略,将降低级联失效带来的影响,使城市群交通网络保持更好的抗毁性能;而当攻击者对网络信息掌握较为充分时,针对失效节点的旅客疏散,若以临近站点的距离为依据制定疏散策略,将降低级联失效带来的影响,使城市群交通网络保持更好的抗毁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