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1 呼包鄂榆城市群轨道-道路耦合交通网络模型构建

10.5.1 呼包鄂榆城市群轨道-道路耦合交通网络模型构建

基于上述构建的城市群轨道-道路耦合交通网络抗毁性优化模型,本章以呼包鄂榆城市群为例进行仿真实验。呼包鄂榆城市群地处中国西北部内陆地区,大批量客、货流的运转主要通过铁路运输网络进行,同时,道路作为衔接各城、镇、村的主要运输手段,与铁路共同构成了复杂的综合运输网络,由于自然环境的限制,呼包鄂榆城市群内不存在水路运输,且境内仅有三座机场,航空运输网络结构单一,承担客货运比重较小。因此,本章以呼包鄂榆城市群内所有汽车站、火车站为节点,通车线路为连边,分别构建城市群轨道交通网络Gp、道路交通网络Gr,其中,轨道交通网络节点| Vp|= 262,连边|Ep|= 761,道路交通网络节点| Vr|= 40,连边| Er|=164。选取两交通网络距离较近的站点作为耦合节点,并生成耦合边,由此构建呼包鄂榆城市群轨道-道路耦合交通网络G ( Gp, Gr,Gp-r),其中,关联节点|Vp-r|= 36,耦合边|Ep-r|= 19。关联节点及其耦合关系如表10-1 所示,呼包鄂榆城市群轨道-道路耦合交通网络拓扑图如图10-1 所示。

表10-1 关联节点及其耦合关系

图10-1 呼包鄂榆城市群轨道-道路耦合交通网络拓扑图

基于所建呼包鄂榆城市群轨道-道路耦合交通网络模型,本章通过GIS获得呼包鄂榆城市群内各站点之间的距离,并通过内蒙古自治区交通运输管理局、陕西省交通厅运输管理局及各火车站点获得城市群内各站点实际通车状况,通过计算节点、连边日旅客最大发送量,得到轨道、道路交通网络初始节点、连边权重,在此基础上,依据式(10-1)确定耦合边权重。至此,完成对呼包鄂榆城市群轨道-道路耦合交通网络的加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