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城市群客运交通网络模型构建
2025年09月26日
9.1 城市群客运交通网络模型构建
本章根据城市群内交通基础设施布局现状,采用“站点映射法”分别以不同运输方式的所有站点为网络的节点,连接站点的各条线路为网络的边,构建城市群不同运输方式网络拓扑结构模型,之后对其进行叠加复合。
若叠加过程中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汽车站、火车站、机场、港口地理位置较近,可以忽略其地理距离,将它们看作一个站点,即在复合交通网络模型中视为一个节点。由于城市群包含多个城市,交通网络涵盖范围大、运行距离长,因此,站点之间的地理距离一般较远,地理距离较近的站点多集中于城市群中单一城市内部。此时,可通过电子地图获得单一城市内各站点之间的真实地理距离,估算旅客在站点之间换乘的步行时间。若步行时间在可接受范围内,则认为站点间地理距离较近,在复合交通网络中可以将其看作一个节点。其中,步行时间的可接受范围应根据具体的研究对象,考虑站点周边的交通状况、线路结构等实际条件而定。若网络叠加复合后,两个节点之间可以通过多种运输方式线路连接,则在复合交通网络模型中将其视为一条边相连。从而将城市群复合交通网络抽象成无向无权图G =(V , E),其中,V ={v1, v2, v3,..., vn},表示网络所有节点的集合;E={( vi, vj)| vi,vj∈V 且i ≠j} ,表示边的集合;vi、 vj分别表示网络中的任意两节点;图G =(V , E)所对应的邻接矩阵表示为A =( aij)n×n,其定义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