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3 基于改进PSO 算法的城市群轨道-道路耦合交通网络容量优化算法流程

10.4.3 基于改进PSO 算法的城市群轨道-道路耦合交通网络容量优化算法流程

本章基于改进的 PSO 算法对城市群轨道-道路耦合交通网络中各节点的容量进行优化,即在限定网络中节点容量变动范围的基础上,研究如何确定容量分配,以提高网络对随机攻击的健壮性。为不失一般性,在此,随机攻击网络λ 次,待级联失效结束后,计算修正最大连通子图相对规模,并由此确定粒子当前的适应度值,算法流程如下。

Step1:基于城市群轨道-道路耦合网络模型 G ( Gp, Gr,Gp-r),确定轨道网负载因子α 、道路网负载因子β 、连边负载因子μ ,构建城市群轨道-道路耦合网络级联失效模型。

Step2:PSO 算法参数初始化,确定种群规模N,最大迭代次数T,惯性权重最大值 ωmax,最小值 ωmin,学习因子 c1、 c2,粒子最大速度 vmax,最小速度 vmin,变异概率x。初始惯性权重值ω(0)=ωmax

Step3:logistic 函数混沌映射,确定种群中各粒子的初始位置并随机初始化各粒子速度Step4:由粒子位置确定网络节点负荷,连续随机攻击网络节点λ 次,待级联失效结束后,计算修正最大连通子图相对规模,由此确定各粒子当前适应度值Fi0,确定粒子个体最大适应度Fpmax,个体最优解位置 pi,比较确定全局最大适应度Fgmax,种群最优解位置 gbest

Step5:依式(10-12)计算种群平均适应度方差σ 2,并生成随机数rand ,由式(10-13)判断是否进行变异操作,若变异系数 pm不为 0,且有 pm≥rand,则依式(10-14)对种群最优值 gbest进行变异操作,转至Step6。否则,不做变异操作,直接转至Step6。

Step6:迭代,依式(10-11)确定当前惯性权重值,并由式(10-7)和式(10-8)更新各粒子的速度、位置,由粒子位置确定网络节点负荷,连续随机攻击网络节点λ 次,待级联失效稳定后,计算修正最大连通子图相对规模,确定更新后的各粒子适应度值

Step7:若>Fpmax,则将更新后的粒子位置赋给 pi,若≤Fpmax,则将更新后的粒子位置赋给 gbest

Step8:判断,若种群最优解达到要求,或达到最大迭代次数,输出最优解位置 gbest;否则返回Step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