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的生与拓

第三节 学校文化的生与拓

上海建设“新优质学校”提出的新理念——“办好每一所家门口的学校”,确立了义务教育阶段的一批不挑选生源、没有特殊资源、没有特殊文化积淀的普通公办学校从普通走向优质的成长。基于这样的上海义务教育公平均衡发展的理念,我校以“基于分布式领导力创建新优质学校”这个统领性项目推进“新优质学校”创建。这个创建的过程充分显示了先进的学校文化是“新优质学校”发展的基础。

“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我校要在不挑选生源、不争抢排名、不集聚资源的条件下办成老百姓家门口满意的一所学校,就必须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探寻我校“最近发展区”并努力寻找突破口。学科建设正是能够推动我校“新优质”发展的基石,只有发展好每一门学科并形成特色,才能从根本上增强和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真正实现“新优质”。学科建设方案就是实现“新优质”的一个重要抓手,是一个突破点。

在“新优质学校”创建过程中,我们以“学校分布式领导力”为基础,以“让每一门学科为学生所喜爱”为理念,推进学科特色建设,提升学校课程教学品质,促进“新优质学校”的建设。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深切体会到必须坚持理论思考实践创新,才能走向“新优质学校”。

我们坚持学科特色建设的价值指向——让每一位学生都学好,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各教研组确定学科特色建设的突破口,促进以教学方法改革、课程建设、教研质量提升、学科团队建设为中心。我校实现“重点突出,局部超越;均衡发展,整体提升”,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突出重点”解决学科建设中的难点与重点,使之具备针对性,“均衡发展”强调每一门学科都要建设好。我们把这些归纳为“四个一”:“每一门学科、每一节课、每一门课程、每一位教师”。我们学校正是以“让每一门学科为学生所喜爱(钟情)”为理念推进学校的学科特色建设。

依靠一个领导还是广大学校师生创建“新优质学校”,办学的关键在什么地方,这必须有理论思考。“领导力的范式转换”是我们学校以分布式领导力推进学科特色建设的理论基础。我们依靠广大师生,相信学校领导力分布在多数人的手中,分布于整个学校、各个学校部门以及其成员中。我们坚持领导力分布于课堂教学第一线的人身上,分布于各种角色和职能当中,应该授予他们权力,让他们承担领导的责任并付诸行动。我校正是通过形成与发展学校分布式领导力,建构先进学校文化。正是这种合作性的学校文化,促进了师生、领导与教师间的合作性关系。这既是分布式领导的条件,也是分布式领导的结果。分布式领导使我校正式领导与非正式领导之间实现了有效的合作领导。全体教师在学校的不同层面和不同领域发挥着领导力。这种有效的领导策略必须以合作性的学校文化为前提,同时它也促进了学校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