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未来发展之路:建立民主而共享的教育与管理体系

二、学校未来发展之路:建立民主而共享的教育管理体系

纵观现有的学校生态,我们根据已有的数据和分析建立起一个框架。在实际的学校类群中,有这样四类学校:存在组织障碍的学校,这些学校在结构、人际关系、对外关系等各方面是有组织方面的问题的;组织运作良好的学校;有一些课程与教学等核心技术革新的学校;有共享而明晰的教育理念与实践的学校。本学校为质量提升为方向,确立如下发展方向:

第一,开放心态和对外界环境的权变。学校及其领导能够根据内外需求及时做出调整,不断容纳新的事物,抓住机遇,让更多的人了解学校,从而获得更多的资源。能够用一种权变的眼光来处理周围的小环境,并成功地将小环境和制度环境中相互冲突的要求统整在一起。正如诸多研究指出的,在未来变革中的潮流中,随着外界要求的冲突性的增强,学校组织的这种权变能力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第二,建设具有魅力的学校文化。能够挽救一所学校于“危难之际”,校长的领导策略,尤其是对人际和道德的领导至关重要。学校文化往往能够激发教师对组织的高度认同感和使命感,将之转化为学校变革的动力。即使教师能力没有提升,但时间和精力的投入也为学校的转变带来巨大的助益。这一文化为学校的组织成功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校长的领导策略对于其他具有同样组织问题的学校来说,是一种值得借鉴的参照系。

第三,以课程教学领域的核心技术为改进方向。这是学校组织有别于其他公司医院等一般组织的部分。在有组织障碍的学校,如果校长不擅长运用人际关系策略,可以通过某一革新“曲线救国”,凝聚人心,塑造学校内的专业力量;在组织运作良好的学校,应该追求核心技术的变革,因为这是制约学校发展的根本;在有一些课程与教学有革新项目的学校,应该追求突破瓶颈,引导核心技术的深化。

第四,学校核心领域的观念与技术的再设计。寻找这一发展方向的学校应该有良好的组织运作基础,并且有一定的课程与教学革新基础。诸多研究表明,这些观念与技术构成了学校的核心知识,是历次课程改革中最难改革的部分,却也是改革后成效最大的部分。作为一类学校组织,“新优质”项目学校应该能在涉及教师学生与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等“核心知识”上形成共识,产生共享而明晰的理念、技术,内化为学校中的个体和群体行动的规范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