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设计

依托课题研究,拟实现以下目标:

(一)扭转学校发展现状,办一所学生有发展、家长认可、教师幸福的优质学校。

(二)依托课题,更新教师教育观念,开展行动研究,真正有效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行动化,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

(三)核心目标是通过《“双案”联动下的“弹性预设—互动生成”》课堂实践,实现减负增效的有效的教与学,提高学生学业成就。

因此,学校及教师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一)梳理相关教育教学理论及实践经验,厘清“学案与教案”的关系,形成对“弹性预设”“互动生成”之内涵的准确表述,夯实课堂设计的理论基础,保证教与学的有效性实践。

(二)梳理课堂教学现状与核心问题,准确定位改进方向,逐步形成学案、教案基本体例及其编制的基本规范,研究二者之间有效联动的内在机制和改进策略。

(三)逐步归纳“双案”联动下“弹性预设—互动生成”的课堂教学策略。

(四)逐步形成以“自主—合作”为导向的课堂评价体系,引导生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自主—合作”的课堂文化。

(五)以“双案”联动下的“弹性预设—互动生成”的课堂教与学的有效实现为目标,探索、发现不同学科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与方法。

基于对宝钢新世纪学校的课堂教学现状与问题的分析,寻找相关理论与实践经验,形成“学案”“教案”双案互动生成的教学设计,以学法指导、评价导向、师生关系、同伴互助、课堂育德观念、班级文化建设等为保障,探索实践有效的教与学,以此为依托发展教师队伍,提高学生学业成就,拓展课堂内涵,提升学校办学品质,最终实现建成一所“新优质学校”的总体目标。

图10 “双案”联动研究思路

主要研究方法有:

(一)文献研究:我们将“学案”“教案”“学案与教案的联动”“弹性预设”“互动生成”等课题研究关键词从中国知网上进行文献搜索,梳理出相关研究成果,从中寻求、发现本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

(二)问卷调查:为确保课题研究真正服务于课堂教学的改进,我们先后对我校教学现状、学生学习现状及课题研究中学生对课题推进的反馈等进行了一系列问卷调研,从中既管窥教与学中存在“刚性预设”、漠视学情分析、师生互动不充分、淡化学生主体、学法指导意识不强、同伴互助指导不明显等不足,也发现课题研究推进中教师改革欲望强烈、学生积极参与性强等优势,确保课题研究能更好地服务于学校课堂改进。

(三)行动研究:始终坚持“做中学、研中学、学中做”的行动研究原则。我们细化课题研究内容,抓住主要学科,以教研组为单位,发挥集体智慧,逐项重点突破。首先强调“行动”,其次强调在研究、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进,最后才强调显性成果。学校科研最终的目的是推动学校“静悄悄的革命”,真正实现师生“自主—合作”,学习中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