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反馈的典型案例

三、家长反馈的典型案例

我校课题研究开展以来,也得到家长们的大力支持。从家长的反馈看,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均与学案的一路相伴密不可分。下文将分享三位家长来信,从家长眼中、口中、心中,来感受学案对孩子成长路上的作用。

案例之一:

记得小学时,儿子对数学不“感冒”,遇到不会的题,第一反应是找家长。踏入中学后,他越来越喜欢数学,喜欢思考,喜欢探索。细细想来,儿子的一系列变化,都得益于学校推行的“双案”联动教学。

刚开始,我们家长也有顾虑,看着每天成堆的作业,还要抽出将近半个小时来预习下节课要学的知识,完成一份学案。这是不是加重了学生的负担?是不是多此一举呢?随着时间的推移,看到儿子一回家就先做学案,看到他完成数学作业时总带着一脸满足的神情,看到他的数学成绩不断攀升,我们家长的心中石落下了,也不得不佩服学校领导老师先进的教学理念,同时也感谢老师的辛勤耕耘。每一份学案都经过老师的精心设计,分成不同的板块,如“温故知新”“新知导学”“问题反馈”。老师还要针对学生完成的学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案,以期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初中生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黄金时期,对未知的事物有较强的求知欲望,而兴趣则是求知欲望激发的主要动力。学校正是抓住了中学生的年龄特点,推行“双案”联动。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通过自学能解决一些新问题,同时还享受到解决问题的成就感,认为“我能行”,在没有老师的讲解下自己也能独立掌握新知识,从而更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完成学案后,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难度降低了,从而更有效地拓展了知识面,加深了钻研的深度,把知识有效地牢固掌握和灵活运用。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还提出了一些疑惑,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入课堂,在课堂上就有想学、想问、想练的良好心理,使得这堂课的学习目的更明确,即要通过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实践去解决这些问题,能更好地掌握课堂上老师所讲的重难点。

“双案”联动的实施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的效率,让他们收获了成功的喜悦,达到了考学的目的。同时培养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教会学生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做一件事情先要准备好、思考好,因为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作为家长由衷地感谢学校领导、老师为了学生的发展所付出的一切。

学生:陈逸风

家长:陈胤蓓

案例之二:

我家女儿自进入宝钢新世纪学校以来,一直对数学怀有浓厚的兴趣。究其根源,主要归功于施校长引领下开展的课题《基于“双案”联动的“弹性预设—互动生成”课堂实践研究》。正是在这一课题的引领下,老师们以问题为导向,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并鼓励学生自主归纳梳理学习所得及学习的困惑,这一举措大大激励了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收获”!

女儿非常喜欢这份课前学案,每天回家第一个作业就是先完成数学老师的学案,因为女儿觉得这份学案量不多但在于精。作为家长,其实我知道很多孩子一般不会回家自觉预习课本知识,如果预习也仅仅只是粗浅地看一下,很少会主动探究、大胆设疑。但是我们学校老师却精心设计了这样一份规范的学案,“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让学生一目了然,知道所学的主要知识点,“温故知新”通过问答等形式,将前面所学或上节课所学的知识点与新知识进行了有效衔接,达到让学生“温故而知新”的目的。“新知导学”虽然只有一道题,但每道题的侧重点不同,都由概念引出题目。每次女儿在做之前必定会先预习课本知识,当初步感知了知识体系的构建后再开始着手解题。尤其是在预习的过程中,当女儿遇到不会做的题目,第二天上课时她就会对这部分知识听得格外认真。最后的“学有所思”是女儿很喜欢的一项,完成作业后她会洋洋洒洒地写上自己预习后的体会并记录下不懂的地方,第二天还会主动请教数学范老师呢。

在宝钢新世纪学校读书,女儿是幸运的。因为她的成绩在稳步上升,解题能力也显著提高……作为家长的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真心感谢学校的课题,感谢老师们的辛勤付出!

学生:周瑜婕

家长:俞义凤

案例之三:

贵校提出并已实施的“双案”联动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创新,经过几年的探索,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作为家长,我感到很幸运,孩子能在宝钢新世纪这所“新优质学校”读书。

还依稀记得孩子小学时的学习生活:一、二年级所学的知识点较浅显,孩子学习很轻松,特别是数学科目还看不出他身上存在的问题,但到了四、五年级,学习上的坏习惯显现出来了,学习不够努力,做作业只求快,不求质量,每次看到孩子的作业反馈总是错误百出,漏洞连连,习题稍作简单的变化就束手无策,数学成绩也明显的退步。为此也和老师探讨过学习方法,也曾要求孩子将新课内容先自己看一遍或二遍,把看不懂的内容记下来,便于在老师讲新课时搞懂。但用在他身上都无济于事。因为我发现他的这种预习是随意的,效果是有限的。可老师的讲课是既定的,是不变的。教案和学案是不紧密相关的,你教你的,我学我的,效果无法达到最佳。

踏入中学后,老师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有了很大的变化。课堂都是以学生学会学习为宗旨,以学案为依托,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先进教学模式。刚开始我对这种方法也不能接受,因为看到儿子拿到学案不是按要求去认真看书,而是浅尝辄止,急于做题,在概念原理都不甚理解的情况下对照例题直接解题,有时看到孩子因不理解题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完成学案,也非常着急,害怕他耽误其他学科的作业,更害怕他厌烦数学,对数学失去兴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孩子对数学越发感兴趣,每天到家总是先拿出数学书认真梳理第二天要学的概念,并用不同的颜色做上记号,然后得心应手完成学案。这一举动也让我们家长深深体会到使用学案的确能消除孩子的茫然,增强了孩子的学习兴趣,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双案”联动始终以“独立思考,交流探秘,巩固提升”为宗旨,很好地解决了以往预习的问题。虽然学案明确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等内容,但学生按学案预习以后,一般会有不理解的地方或问题;每个学生预习的效果是有差别的,所以每人的问题不可能完全一样。教师将学生们的问题进行分类统计,发现学生最需要解答什么问题,有多少问题需要讲解,再精心设计教案。教师通过学案获取各种信息,用于完善教案。经过这种教、学互动,教、学效益必然提高。

“双案”的编制质量是重点,通过互动,“双案”的完善是关键。创新的“双案”联动能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为家长,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贵校能将更多的普通学生培养成综合能力强的优秀学生。

学生:李晨罡

家长:石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