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的安全
符号是文化的基础。符号是指能有意义地表达事物的信息,信息是事物的状态或对事物状态的描述。符号文化的表达形式、如语言符号、艺术符号,数字符号、科学符号等等。其中,语言符号和数字符号是最基本的符号。符号首先是有一种外形,但其本质特征则具有意义,表达或代表着一种意义体系。因此,语言文字的安全是文化安全的基本内容。语言文字是文化中最基本、最稳定和最持久的一种元素,语言不是单纯的思维载体和交流工具,还承载着人们的意识、思维、心灵、情感和人格的形成,传递着种族、民族、国家形成的发展的历史轨迹。每一种语言的背后都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独特的思维方式。语言文字的衰微和枯竭,意味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命力的衰退。语言文字安全对于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为国家文化安全之基本内容的语言文字安全,最基本的含义是指一个国家使用自己固有语言与文字的权利不受外部因素特别是外部强权的威胁和侵害。语言文字是一个国家更为持久和稳定的标志和符号,改变一个民族的语言文字,对一个民族和国家的人民来说是一个比掠夺他们的土地和粮食更为痛苦的事情。法国作家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是中国读者最为熟知的语言和民族存亡息息相关的文学作品。当年日本侵略中国时,就曾强行在中国推行日语教学和日本文化教育,企图从语言文字乃至文化上征服中国人。西方列强在近代对外侵略和扩张的过程中,常常强行推广自己的语言文字。不仅战争期间存在语言文字安全的威胁和侵害问题,在和平时期的国际交往中同样存在这一问题。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全球现存6000种语言中有近半数面临消亡,平均每2周就有一种语言消失。沟通的增加促进了较大范围地区内人们的相互了解,但也导致语言的消失。语言消失通常并非因为遭受外部压力,而是因为操这种语言的人觉得不再值得使用它了。为了促进语言和文化的多样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2000年起设立国际母语日。
语言受威胁的原因有很多,如战争、民族被驱逐,迁移活动和不同语言的混杂。新的信息媒体则为个别语言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提供了便利,尤其是英语。英语作为第一国际通用语言具有语言选择上的优势和信息传播上的霸权。很多国家非常重视英语的学习。英语在当代世界的主导角色与美国的政治军事霸权地位相适应,同时又相互推动,形成一种良性互动,美国通过英语这一便捷的传播途径宣言自己的价值观。共同统一的语言文字是一个国家建立内部凝聚力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的主要渠道。每个公民从小学好母语,通过艺术和现代传播手段强化和深化母语的表达能力和传播能力,是保障当代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