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影响力拓展的案例分析——中国在东南亚软实力评估

四、中国文化影响力拓展的案例分析——中国在东南亚软实力评估

东南亚地区是中国的近邻,是中国文化影响力战略谋划的首要地区。中国在此地区的软实力政策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中国威胁论”在东南亚地区逐渐被“中国机遇论”所代替,中国经济的繁荣能为他们提供机会。无论从哪方面讲,中国对东盟而言都是不可回避的力量,唯一的选择就是和中国接触,东盟国家认为地区和平主要依赖于中国。同时,东南亚依然把美国视为地区安全的重要力量,希望美军驻留东亚以维护地区稳定和繁荣,并借助美国的影响制约其他大国尤其是中国在东南亚发挥更大的作用,这种观念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更强烈。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文化影响力和认同感确实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任重而道远。

从人文机制的建立上,中美与东南亚地区的人员交往在增进了解、培育正面形象等方面的作用不可低估,主要体现在旅游、文化与教育交流和语言的学习和推广上。出境游是各国间文化交流的渠道,具有流动性和参与性,旅游者的数量和文明程度可以提升本国的软实力。从趋势上看,中国到东盟旅游人数比美国多,且逐年增长,美国、日本、韩国基本保持不变。从人数和所占比例上看,中、日、韩和美国到东盟旅游的人数相差不多,作为东盟的近邻中国在旅游人数上并没有居于绝对优势(见表5-1)。

中国在文化领域的软实力资源需要以适当的方式互动交往才能显示,教育交流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功能,教育交流本身就是知识、思想、文化乃至制度展示、传播和影响的途径。[28]一般而言,人们愿意到经济发达、政治开明、文化先进的国家寻求教育机会,可见,一个国家吸引留学生的多寡是本国软实力的体现,更是提升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一些早期来美国的苏联留学生最终成为执掌大权的官员,他们在苏联解体中扮演了重要角色”。[29]留学生在中国的经历将使他们对中国的利益观持开放的态度

表5-1 以东盟国家为旅游目的地国家的人数统计[30]

中国高校的国际学生人数大幅增加,多数学生拿到了政府发放的奖学金或补助。十年内,在华入学的外籍学生总人数增长了三倍,75%的学生来自亚洲,其中韩国和日本的学生一直占大多数,而来自于东南亚的学生越来越多。例如,在过去六年里,越南学生人数的增长幅度达到六倍之多。大部分外籍学生受中国繁荣经济的吸引而来到中国,也反映了中国在整个亚洲越来越具有文化吸引力。根据教育部门的统计,超过四分之三的外籍学生是来华学习关于一般文化问题的相关理论,如汉语语言、艺术历史哲学和中医。

美国的教育文化交流自2001年恐怖袭击之后面临着一些挑战。2003~2004学年里,留学美国外籍学生的入学率跌落了2.4%,30年来首次出现下滑现象。2003年,只有1353名印尼学生在美国学习,与2000年拿到签证的6250名学生相比,形成了巨大落差。2005年之后,到美国留学的东亚学生逐渐恢复到恐怖袭击之前的水平。2008年,在美国留学生前25位来源国中,东亚地区占7个,尤其是越南到美国留学的人数在前25个国家当中增长率是最快的,印尼和泰国的留学生人数有所下降。总体而言,在美国留学生人数增长幅度中,陆上东南亚国家比海上东南亚国家增长快。留学生主要在美国学习商业管理、工程技术、物理和生命科学、数学和计算机等,语言学习在前十大学习领域中居第八位(见表5-2,表5-3)。

表5-2 主要东盟国家来华留学生统计表[31]

表5-3 东亚地区学生赴美留学情况统计表[32]

语言是人与人交流的重要工具,推广中文将帮助外国人更好地了解中国,同时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形式。语言在文化交流和显示文化魅力方面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汉语水平考试(HSK)又称中国的“托福”考试,考生数量每年都有40%~50%的增长。国家汉语水平考试委员会每年将2亿美元的财政预算用于促进语言学习的网络平台建设。为推广中国语言和文化,中国在多个国家开设了孔子学院。据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汉办)统计,自2004年11月全球首家孔子学院在韩国开设以来,截至2011年5月,全世界已有101个国家建立了300多所孔子学院和400多个孔子课堂。孔子学院已成为各国人民学习汉语、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及其深刻内涵、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中国在东南亚建立了41家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23家在泰国,中国派出志愿者在泰国、老挝和柬埔寨教授中文。和英国文化协会、歌德学院、法语和文化学会一样,孔子学院具有一定的政治色彩,在世界上树立起一个更友好、更温和的中国形象。孔子学院也起到了弱化台湾国际影响,实现中国外交政策目标的作用(见表5-4)。[33]

表5-4 孔子学院地区学院一览表

续表

注:笔者整理自国际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2011年10月下载,http://www.hanban.edu.cn/confuciousinstitutes/node_10961.htm

中国在东南亚地区寻求影响力的软实力战略卓有成效。然而,2008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不减,中国大国军事战略在落实的过程中,东南亚国家在南海问题上与中国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美国和印度、日本等其他国家的介入也使东南亚地区局势更加复杂化。化解地区战略危机的方法之一是继续深化人文交流机制的同时大力开展文化外交,化戾气为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