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文献
[1]巴忠倓主编.文化建设与国家安全.北京:时事出版社2007.
[2]曹泽林.国家文化安全论.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6.
[3]蔡尚伟等.文化产业导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4]陈序经著.文化学概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费孝通、[法]德里达等.中国文化与全球化.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6]费宗惠、张荣华编.费孝通论文化自觉.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
[7]冯天瑜.中国文化史纲.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年版。
[8]傅铿.文化:人类的镜子——西方文化理论导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9]顾江主编.文化产业规划案例精析.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10]郭辉勤.创意经济学.重庆:重庆出版集团,重庆出版社2007.
[11]黄硕风.综合国力新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12]胡适.胡适选集.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
[13]胡惠林.中国国家文化安全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
[14]胡惠林.文化产业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5]胡惠林.文化产业发展与国家文化安全.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16]胡鞍钢、门洪华主编.解读美国大战略.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
[17]季羡林.季羡林谈文化.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1.
[18]康绍邦、宫力主编.中国与世界:实力、角色及国际战略.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
[19]李少军.国际政治学概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0]李金齐.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安全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21]李智.文化外交——一种传播学的解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2]刘海平编.中美文化的互动与关联.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23]刘跃进主编.国家安全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
[24]陆杨主编.文化研究概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5]罗荣渠主编.从“西化”到现代化.合肥:黄山书社2008.
[26]潘一禾.文化安全.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27]钱穆.文化与教育.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28]祁述裕.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29]孙晶.文化霸权理论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30]社会问题研究丛书编辑委员会编.文化安全与社会和谐.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31]王逢振主编.詹姆逊文集:现代性、后现代性和全球化.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2]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33]王晓德.美国文化与外交.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0.
[34]王亚南主编.文化蓝皮书·文化消费.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35]王岳川、胡淼淼.文化战略.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36]文化部财务司编.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2010.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
[37]相蓝欣.传统与对外关系.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38]杨雪冬.全球化:西方理论前沿.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39]叶朗主编.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03.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
[40]叶朗主编.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11.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1]艺衡、任珺、杨立青.文化权利回溯与解读.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2]艺衡.文化主权与国家文化软实力.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43]尹韵公主编.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0).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44]余英时.中国文化的重建.北京:中信出版社2011.
[45]于平、傅才武主编.文化创新蓝皮书2011.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46]张骥、刘中民.文化与当代国际政治.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47]张骥等著.中国文化安全与意识形态战略.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48]张国祚主编.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报告(2010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49]张晓明、胡惠林、章建刚主编.2011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50]庄锡昌等编.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51][法]维克多·埃尔著,康新文、晓文译.文化概念.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52][法]乌·贝克、哈马斯等.全球化与政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53][德]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多诺著,渠敬东、曹卫东译.启蒙辩证法——哲学片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54][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
[55][美]塞缪尔·亨廷顿、彼得·伯杰著,康敬贻、林振熙、柯雄译.全球化的文化动力:当代世界的文化多样性.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56][美]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著,王振西主译.大抉择——美国站在十字路口.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57][美]欧文·拉兹格著,王宏昌等译.布达佩斯俱乐部全球问题最新报告——第三个1000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58][美]塞缪尔·亨廷顿著,程克雄译,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北京:新华出版社2005.
[59][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著,王炜等译.文化模式.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
[60][美]马文·哈里斯著,顾建光、高云霞译.文化·人·自然—普通人类学导引.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
[61][美]约翰·柯林斯.大战略.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1978.
[62][美]约瑟夫·奈著,吴晓辉、钱程译.软实力:世界政治中的成功之道.北京:东方出版社2005.
[63][美]爱德华·W·萨义德著,李琨译.文化与帝国主义.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64][美]乔纳森·弗里德曼著,郭建如译.文化认同与全球性过程.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65][美]汉斯·摩根索.国际纵横策论——争强权,求和平.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
[66][美]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大棋局.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67][美]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大失控与大混乱.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
[68][美]约翰·米尔斯海默著,王义桅、唐小松译.大国政治的悲剧.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69][美]傅立民.论实力—治国方略与外交艺术.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70][美]迈克尔·亨特.意识形态与美国外交政策.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
[71][英]马林诺夫斯基著,黄建波等译.科学的文化理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72][英]巴瑞·布赞等.新安全论.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3.
[73][英]简·阿特·斯图尔特著,王艳莉译.解析全球化.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74][英]安东尼·吉登斯著,田禾译.现代性的后果.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
[75][英]安东尼·吉登斯著,郑戈译.第三条道路:社会民主主义的复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2000.
[76][英]约翰·汤姆森著.郭英剑译.全球化与文化.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77][英]戴维·赫尔德著,杨雪冬等译.全球大变革.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78][英]约翰·汤林森著,冯建三译.文化帝国主义.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79][英]弗朗西斯·斯托纳·桑德斯著,曹大鹏译.文化冷战与中央情报局.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
[80][意]恩贝托·埃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与共存:跨文化对话.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81][日]平野健一郎著,张启雄等译.国际文化论.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