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建设的变革

第一节 中国文化建设的变革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量,中国文化变革的核心是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越来越旺盛。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文化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首次明确地将文化放在经济、政治同等重要的地位,对我国当前文化的发展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报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党的十六大进一步从根本上确立了文化在国家体制、发展战略和未来竞争中的地位。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繁荣。”党的十七大进一步作出了推动我国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战略决策,提出: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为党和国家文化繁荣作出了贡献。在一系列重大举措的推动下,我国当前文化已经逐步走向我党和我国国家发展政策的中心,文化发展的理念已经成为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建设成为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和良好文化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