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2025年11月01日
养殖技术
(一)养殖池
青蟹饲养池以长方形为好,面积一般为333-1000平方米,池壁用石板或砖砌高1米左右,池壁四周一般设有遮沿防逃。池底最好先铺石板,且石板相互靠紧不留沟缝,在石板上再铺粗沙或石砾10厘米左右。
(二)放养
青蟹放养前,先把池壁、池底等洗刷干净,用高锰酸钾或次氯酸钠进行消毒,然后用淡水冲洗干净。养殖的青蟹要求肢体完整、壮无病、无外伤、活力强、体表干净、重量100克以上。放养量需根据其个体大小而定,一般个体重100-500克放养1000-2000只/亩。育肥蟹与壮黄蟹应分开放养。
(三)饲养管理
青蟹以肉食为主,喜食贝类、甲壳类和鱼类。饲料要求新鲜。日投饵量为青蟹存池重量的10%-20%(以小杂鱼标准),随差个体长大,可渐降为5%-10%。投饵每天2次,饲料沿池边匀撒。根据环境条件的变化,投饵应掌握几多几少:小潮汛少投,大潮汛多投;高温闷热天气少投,水质不好少投,浮头时不投;雨水过多,池水混浊时少投,水温下降到5℃以下可停止投饵。
拦网养殖水质管理比较方便,由于潮水能自由进出,水质条件较好,但应经常保持埕内水深(包括埕沟)1.5米以上。在潮水不能进塘期间,应设置水泵抽水,一般3天换1次水。日常巡塘检查十分重要,特别在潮水淹没埕坝以前,应仔细检查拦网(尤其倒网和网脚处)、埕坝、闸门,发现破损、漏水立即补堵。为防除虾虎鱼、鲶鱼等敌害生物.可每隔半个月到1个月,选择大潮汛阴凉天气,放干池水捕捉敌害生物。但应算准潮水,以使结束后能很快进水,避免干池过久。
(四)收捕
或采取轮捕轮放方法,捕肥留瘦,或一次性收捕。一般秋季水温下降到13℃以下时,青蟹活力减弱,应及时收捕。秋季收捕结束后,可即放养当年秋苗,经越冬留待次年养成。人工育肥1年多次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