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湿地概况

福建湿地概况

福建省处于亚热带偏南的纬度位置上,暖湿气流结合多山的地形,形成了典型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拥有丰富的光热资源和丰沛的降水,湿地类型多、生物多样性丰富,湿地资源具有独特地域特点。

第二次福建省湿地资源调查(2010年)统计结果表明,福建省湿地共有5类21型,近海与海岸湿地、人工湿地和河流湿地为主要湿地类型。福建省是中国东南沿海最重要的海岸湿地分布省,拥有《湿地公约》中规定的16型天然湿地和6型人工湿地,是我国湿地类型较齐全的省份之一。福建省湿地主要分布于福建省沿海各河流入海海湾,有沙埕港、福宁湾、三都湾、罗源湾、闽江河口、福清湾、兴化湾、平海湾、湄洲湾、泉州湾、深沪湾、围头湾、厦门沿海、九龙江口、浮头湾、东山湾和诏安湾等。内地除了水口、沙溪、棉花滩等水库以及水田湿地之外,其他湿地分布比较零星。到2013年底,已建各级自然保护区30处,其中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4处、省级4处、市县级22处,保护湿地面积7.67万公顷;各级海洋保护区14个,包括省级2个、市级9个、县级3个,保护湿地面积3.41万公顷;湿地公园6个,保护湿地面积0.24万公顷;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9个,保护湿地面积0.73万公顷;其它湿地保护,包括国家级、省级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29个、森林公园、饮用水源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等,保护湿地面积2.85万公顷;总保护湿地面积14.7万公顷,湿地保护率16.88%,自然湿地保护率16.0%。近年来,由于开发的不合理、资源利用过度、环境污染,福建省湿地面积锐减,生物多样性受损、生态功能下降,因此加强福建省湿地的保护与研究刻不容缓。

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