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文化

美食文化

福州民间传说,在清初福州有一位年轻人,继承父业在闹市设摊卖早点。他虽然勤劳,但生意清淡,只能糊口,不能成亲。他朝思暮想,如何才能生意兴隆,财源广进,成家立业。一天晚上,他梦见一位白发老人对他说:“你的后运好!”他急问:“好运向何处求?”老人不答不理,飘然而去,他追赶不上。这时只见天上月白云清清,星星闪闪,他看了出神。接着月亮下沉,黄色的太阳,从东边升起,霞光万道.醒来却是一场梦。后来,他从梦中悟出了奥妙,就用米、豆为原料磨成浆,把似明月般的海蛎饼放在油中炸。饼在油中翻滚,似在彩云之间。熊熊火焰犹似如霞光万丈;海蛎饼熟时呈金黄,好比金黄色太阳;这就是由月亮到太阳的海蛎饼制作来历。开市之时,顾客尝了,拍手叫好。于是生意兴隆,发家致富。后人争相仿效,一直流传至今。

福州人大多把海蛎饼当做早点下粥小菜。外焦内嫩的海蛎饼,再叫上一碗鼎边糊(锅边糊),口口滑软,令人百吃不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