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 录
第二十三章 李朝后期的汉诗
第一节 李用休 申光洙 李献庆 蔡济恭 洪良浩 朴趾源 严启膺 朴准源
一、李用休
二、申光洙
三、李献庆
四、蔡济恭
五、洪良浩
六、朴趾源
七、严启膺
八、朴准源
第二节 李彦慎 李德懋 李家焕 柳得恭 朴齐家 车佐一 李书九 李承薰
一、李彦慎
二、李德懋
三、李家焕
四、柳得恭
五、朴齐家
六、车佐一
七、李书九
八、李承薰
第三节 千寿庆 张 混 丁若镛 赵秀三 金申 纬 李学逵 李亮渊
一、千寿庆
二、张混
三、丁若镛
四、赵秀三
五、金
六、申纬
七、李学逵
八、李亮渊
第四节 洪奭周 金迈淳 金若愚 李友信 金正喜 李汇宁
一、洪奭周
二、金迈淳
三、金若愚
四、李友信
五、金正喜
六、李汇宁
第五节 权用正 李尚迪 朴文逵 金 笠 玄 镒 郑芝润
一、权用正
二、李尚迪
三、朴文逵
四、金笠
五、玄镒
六、郑芝润
第六节 李瑞胄 李匡吕 李观吾 李用一 李根洙 李 擘 李容白 李之馨
一、李瑞胄
二、李匡吕
三、李观吾
四、李用一
五、李根洙
六、李擘
七、李容白
八、李之馨
第七节 金益精 金德龄 金洛瑞 郑昌海 郑钦之 安 璲 曹 庶 曹尚治 鱼无迹 朴原亨
一、金益精
二、金德龄
三、金洛瑞
四、郑昌海
五、郑钦之
六、安璲
七、曹庶
八、曹尚治
九、鱼无迹
十、朴原亨
第八节 许 琮 柳方善 琴 恪 刘光泽 崔大立 丁学渊 辛应时 黄 五 马尚远
一、许琮
二、柳方善
三、琴恪
四、刘光泽
五、崔大立
六、丁学渊
七、辛应时
八、黄五
九、马尚远
第九节 李恪夫人 成 氏 申师任堂 桂 生 俞汝舟妻 李玉峰
一、李恪夫人
二、成氏
三、申师任堂
四、桂生
五、俞汝舟妻
六、李玉峰
第十节 许兰雪轩 金三宜堂 桂 月 黄真伊 金芙蓉 朴竹西 一枝红 福 娘 洪 娘 柳 丝 琴 仙
一、许兰雪轩
二、金三宜堂
三、桂月
四、黄真伊
五、金芙蓉
六、朴竹西
七、一枝红
八、福娘
九、洪娘
十、柳丝
十一、琴仙
第二十四章 李朝乐府诗
第一节 李朝前期的乐府诗
一、金宗直
二、沈光世
第二节 李朝后期的乐府诗
一、海东乐府
二、林昌泽
三、李学逵
四、申光洙
五、洪良浩
六、金
七、南九万
八、李衡翔
第二十五章 李朝的赋
第一节 李承召 姜希孟 申用溉 金驲孙 李 荇 李彦迪 曹 植 卢守慎 康惟善 李 珥 郑 澈
一、李承召
二、姜希孟
三、申用溉
四、金驲孙
五、李荇
六、李彦迪
七、曹植
八、卢守慎
九、康惟善
十、李珥
十一、郑澈
第二节 林 悌 朴 敏 赵纬韩 李安讷 金光煜 金 堉 尹善道 沈东龟 李回宝 金庆余
一、林悌
二、朴敏
三、赵纬韩
四、李安讷
五、金光煜
六、金堉
七、尹善道
八、沈东龟
九、李回宝
十、金庆余
第三节 申翊全 任守干 蔡彭胤 韩元震 蔡之洪 丁范祖 成海应
一、申翊全
二、任守干
三、蔡彭胤
四、韩元震
五、蔡之洪
六、丁范祖
七、成海应
第二十六章 李朝的诗话
第一节 徐居正 成 伣 曹 伸 南孝温 金安老 金正国 权应仁 沈守庆 李济臣 尹根寿
一、徐居正
二、成伣
三、曹伸
四、南孝温
五、金安老
六、金正国
七、权应仁
八、沈守庆
九、李济臣
十、尹根寿
第二节 高尚颜 车天辂 柳梦寅 李晬光 申 钦 梁庆遇 许 筠 张 维 郑斗卿 任 璟 鱼叔权 金 渐
一、高尚颜
二、车天辂
三、柳梦寅
四、李晬光
五、申钦
六、梁庆遇
七、许筠
八、张维
九、郑斗卿
十、任璟
十一、鱼叔权
十二、金渐
第三节 金得臣 李 植 南龙翼 金万重 任 堃 洪万宗
一、金得臣
二、李植
三、南龙翼
四、金万重
五、任堃
六、洪万宗
第四节 金昌协 李宜显 申靖夏 李 瀷 李德懋 李朝正祖 金正喜
一、金昌协
二、李宜显
三、申靖夏
四、李瀷
五、李德懋
六、李朝正祖
七、金正喜
第二十七章 中国明清小说传入李朝
第一节 概 况
第二节 李朝对中国小说之排斥
一、非正统性
二、非伦理道德性
三、非史实性
四、淫乱性
第三节 李朝对中国小说之收容
一、消遣性即娱乐性
二、功利性即效用性
三、文学性
四、实用性
第四节 中国小说在李朝之传播
一、抄录
二、重刊
三、注解
四、汇编
五、翻译
六、改写
七、口传(说书)
第五节 中国小说对李朝汉文小说之影响
一、概况
二、代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