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朴趾源
代表作
田 家
翁老守雀坐南坡,
粟拖狗尾黄雀垂。
长男中男皆出田,
田家尽日昼掩扉。
鸢蹴鸡儿攫不得,
群鸡乱啼匏花篱。
小妇戴棬疑渡溪,
赤子黄犬相追随。
按,“鸢蹴”,俗称鹞鹰,老鹰抓食物。
“匏花”,即葫芦花。
“棬”,为木条编成的盂。
诗中描述了农家田园生活劳碌和田园风光。
燕岩忆先兄
我兄颜发曾谁似,
每忆先君看我兄。
今日思兄何处见,
自将巾袂映溪行。
按,“先君”,即父亲。
“巾”,为冠的一种,以葛或缣制成,形如,横着额上。
“袂”,古代衣袖统称为袂。细言之,袖口为袂。
“巾袂”,此处指衣冠。
诗中深切怀念兄长,情真意切。
丛石亭观日出
行旅夜半相叫譍,
远鸡其鸣鸣未应。
远鸡先鸣是何处,
只在意中微如蝇。
村里一犬吠仍静,
静极寒生心兢兢。
是时有声若耳鸣,
才欲审听檐鸡仍。
此去丛石只十里,
正临沧溟观日升。
天水洞无兆朕,
洪涛打岸霹雳兴。
常疑黑风倒海来,
连根拔山万石崩。
无怪鲸鲲斗出陆,
不虞海运值搏鹏。
但愁此夜久未曙,
从今混沌谁复征。
无乃玄冥剧用武,
九幽早闭虞渊冰。
恐是乾轴旋斡久,
遂倾西北隳环。
三足之鸟太迅飞,
谁咒一足系之绳。
海若衣带玄滴滴,
水妃鬓鬟寒凌凌。
巨鱼放荡行如马,
红鬐翠鬣何鬅鬙。
天造草昧谁参看,
大叫发狂欲点灯。
欃枪拥彗火垂角,
秃树啼鹠尤可憎。
斯须水面若小疖,
误触龙爪毒可痒。
其色渐大通万里,
波上邃晕如雉膺。
天地茫茫始有界,
以朱划一为二层。
海涩新惺大染局,
千纯湿色縠与绫。
作炭谁伐珊瑚树,
继以扶桑益炽蒸。
炎帝呵嘘口应喎,
祝融挥扇疲右肱。
虾须最长最易爇,
蛎房逾固逾自。
寸云片雾尽东辏,
呈祥献瑞各效能。
紫宸未朝方委裘,
陈扆设黼仍虚凭。
纤月犹宾太白前,
颇能争长薛与滕。
赤色渐淡方五色,
远处波头光自澄。
海上百怪皆遁藏,
独留羲和将骖乘。
圆来六万四千年,
今朝改规成四楞。
万丈海深谁汲引,
始信天有阶可升。
邓林秋实丹一颗,
东公彩毬蹙半登。
夸父殿来喘不定,
六龙前道颇夸矜。
天际黯惨忽颦蹙,
努力推毂气欲增。
圆未如轮长如瓮,
出没若闻声砯砯。
万物咸睹如昨日,
有谁双擎一跃腾。
按,“虞渊”,古代神话所说日没之处。
“三足之鸟”,古代神话中太阳内的神鸟。
“扶桑”,中国《梁书·扶桑国传》:“扶桑在大汉国东二万余里,地在中国之东,其土多扶桑木,故以为名。”按其方向、位置约相当于日本。故后为日本的代称。
“炎帝”,传说中的古帝。姜姓,因为火德王,故称炎帝。
“祝融”,相传祝融死后为火神。
“邓林”,神话中的树木。
“东公”,神话中管春天之神。
“夸父”,古代神话人物。《山海经·海外北经》载:“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此诗为诗人风景诗名作,诗中详尽描述观看日出之历程。夜半启程,去丛石亭,夜色犹浓,万籁寂静。天色微明,太阳初升,“其色渐大通万里,波上遂晕如雉膺。天地茫茫始有界,以朱划一为二层”。太阳高升后,“赤色渐淡方五色,远处波头光自澄”。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力和浪漫手法,歌颂祖国大自然的壮丽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