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柳得恭

四、柳得恭

(一)生平

柳得恭(1749—?),李朝文臣、学者、实学派文学家。字惠风、惠甫,号冷斋、冷庵、古芸裳。文才出众,擅汉文汉诗。亦擅文史,为实学派文学家。与朴齐家、李德懋、李书九四人合刊《四家诗》,内收汉诗390余首,为李朝后期一部重要汉诗集。著作颇丰,著有《渤海考》《京都杂志》《四郡记》《盎叶记》《冷斋遗稿》《古芸堂笔记》《燕台再游录》《热河纪行诗》。

历任奎章阁检书官、抱川郡守、杨根郡守、佥知中枢府事、丰田府事。

1777年,随使赴清。其后,两次随使赴清。

(二)代表作

西京杂绝

(一)

练光亭子江边,

水西流似逝年。

才子佳人回首地,

匆匆歌舞夕阳前。

按,“江”“水”,均指平壤的大同江。

“西京”,指平壤。

此诗为观赏平壤大同江所作。

西京杂绝

(三)

乙密台西春日曛,

婵娟洞里草如裙。

可怜今日西游客,

又断情场苏小坐。

按,“婵娟洞”,位于平壤牡丹峰,为妓女公墓。

“苏小”,即苏小小,为宋代钱塘名妓。

诗中描述了朝鲜和中国两个名妓。

恭呈家叔游燕六首

(一)

佳菊衰兰映使车,

淡云微雨九秋余。

欲将片语传中土,

池北何人更著书。

(四)

浅碧深红二月时,

软尘为粉梦为丝。

杭州才子潘香祖,

可怜佳句似南施。

(五)

有个诗人郭执桓,

淡园联唱遍东韩。

至今三载无消息,

汾水悠悠入梦寒。

按,“家叔”,即其叔柳琴。

“潘香祖”,即清文人潘庭筠。作者随使赴清时,曾与潘相见。

“郭执桓”,清文人。作者随使赴清时,曾与郭结识。

“汾水”,指汾河,位于山西省中部。

此诗为送家叔赴清之作,并对结识的清文人致以问候。

二十一都怀古诗·檀君

大同江水浸烟芜,

王俭春城似画图。

万里涂山来执玉,

佳儿尚忆解夫娄。

按,“檀君”,传说为朝鲜民族的始祖。

“解夫娄”,传说为檀君之子。

此诗为描述朝鲜民族历史的史诗,在朝鲜文学史具有重要文学价值,备受称赞。

二十一都怀古诗·高句丽

孤矢横行十九年,

麒麟宝马去朝天。

千秋霸气凉于水,

墓里消沉白玉鞭。

诗中热情赞扬高句丽始祖朱蒙的丰功伟绩。

二十一都怀古诗·百济

落日扶苏数点峰,

天寒白马怒涛汹。

奈何不用成忠策,

却恃江中护国龙。

按,“奈何不用成忠策”句,指661年新罗与唐联军攻打百济。百济国王义慈王不听忠臣成忠的劝谏,执意孤行,最终为罗唐联军所灭,义慈王被俘,押至唐朝,不久死在唐朝。

诗中对百济国王义慈王的昏庸予以严厉鞭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