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代表作品

二、代表作品

下面具体探讨几部中国古代小说对李朝汉文小说之影响。应指出,其一,有的中国古代小说不仅影响李朝一部汉文小说,而且影响多部李朝汉文小说;其二,有的李朝汉文小说不仅受一部中国古代小说的影响,而且受多部中国古代小说之影响。

(一)《剪灯新话》

中国古代小说《剪灯新话》对李朝汉文小说之影响,最著者莫过于《金鳌新话》。李朝文人金时习创作的汉文小说《金鳌新话》,现仅存五篇传奇:《万福寺樗蒲记》《李生窥墙记》《醉游浮碧亭记》《南炎浮州志》《龙宫赴宴记》。

《金鳌新话》深受《剪灯新话》之影响,借鉴与模仿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体方面

《金鳌新话》中之五篇作品,皆仿《剪灯新话》,为传奇小说。

2.题材方面

《金鳌新话》中之《万福寺樗蒲记》《李生窥墙记》《醉游浮碧亭记》与《剪灯新话》中之《滕穆醉游聚景园记》《富贵发亦司志》《绿衣人传》《联芳楼记》《渭塘奇遇记》《爱卿传》《翠翠传》《鉴湖夜泛记》一样,同为爱情题材;《金鳌新话》中之《南炎浮州志》《龙宫赴宴录》与《剪灯新话》中之《水宫庆会录》《龙塘灵会录》一样,皆为神鬼题材。

3.故事情节方面

《金鳌新话》中之《万福寺樗蒲记》《李生窥墙传》《醉游浮碧楼》与《剪灯新话》中之《滕穆醉游聚景园记》《联芳楼记》《渭塘奇遇记》《鉴湖夜泛记》一样,同为表现封建社会时代,青年男女倾心相爱,不顾封建礼教之束缚,不畏强暴,大胆追求,勇敢地相爱,终于自由地结合。

《金鳌新话》中之《万福寺樗蒲记》,描写书生梁某与一美女相遇,一见钟情,继之交欢结合。相处三日后始知美女为鬼,其后,梁生寻至该女子之坟,哀恸祭奠,为之招魂。最终该女子超度转生。

此作仿自《剪灯新话》中之《滕穆醉游聚景园记》,该作亦描写死者魂魄复现与活人成婚之故事。两则故事框架相同,所不同的,只是作者在细节上有所改动。

《金鳌新话》中之《李生窥墙传》,描写一对青年男女秘密相爱,结成佳偶,后女子亡故,男子继续与女子亡魂朝夕相处,恩爱如旧。此作显受《剪灯新话》中之《联芳楼记》《爱卿传》《渭塘奇遇记》《翠翠传》之影响,故事相似,情节相同。

如《李生窥墙传》描写李生与崔娘幽会情节为:“(崔娘)以秋千绒索,系竹兜下垂,(李)生攀缘而逾。”此与《剪灯新话》中之《联芳楼记》中,描写二女(兰英、蕙英)与薛生幽会情节雷同:“二女(兰英、蕙英)以秋千绒索,垂一竹兜,坠于其前,薛生乃乘之而上。”两者皆由男子逾情与女子幽会,而逾墙之工具皆为秋千绒索、竹兜。

再如,《李生窥墙传》描写李生与崔娘通过彼此赠诗表达相互爱慕之情,此点亦与《联芳楼记》薛生与兰英、蕙英二女互赠诗歌表达爱情相同。

《金鳌新话》中之《南炎浮州志》《龙宫赴宴录》与《剪灯新话》中之《令狐生冥梦录》《太虚司法录》《水宫庆会录》《龙塘灵会录》,皆描写作品主人公为人正直刚强,不畏权势,不敬鬼神,因之被抓到阴间,但是阎王钦佩他们高尚情操,将其还回阳间。如《金鳌新话》中之《南炎浮州志》中的朴生,和《剪灯新话》中之《令狐生冥梦录》的令狐生相同。

4.语言方面

《金鳌新话》作品中之语言,雷同于《剪灯新话》中之作品者为数众多。

如《金鳌新话》中之《醉游浮碧楼记》:“生再拜稽首曰:‘下士愚昧,甘与草木同腐。”此语显与《剪灯新话》中之《鉴湖夜泛记》中之语雷同:“分言离席而言曰:下界愚昧,甘与草木同腐。”

又如《金鳌新话》中之《万福寺樗蒲记》有句为:“漆灯无焰夜如何。”显与《剪灯新话》中之《滕穆醉游聚景园记》中之句雷同:“漆灯无焰夜如年”。

再如,作品开头、结尾亦雷同或相近。如《金鳌新话》中之《龙宫赴宴录》开头为:“松都有天磨山,其山高插而峭秀,故曰天磨山。山中有龙湫,名曰瓢渊。乍而深,不知其几丈,溢而为瀑,可百余丈,景概清丽,游僧过客必于此而观览焉。夙著灵异,载诸传记。”

显然与《剪灯新话》中之《龙堂灵会录》开头近似:“吴江有龙王堂,……或以为石崖陡出,若塘岸焉,故又谓之龙王塘。其他左吴淞而右太湖,风涛险恶,众水所汇,过者必致敬于庙庭而后行,夙著灵异,具载范石湖所编《吴郡志》。”

又如作品结尾,亦多雷同。如《金鳌新话》中之《万福寺樗蒲记》之结尾为:“生后不复婚嫁,入智异山采药,不知所终。”显与《剪灯新话》中之《滕穆醉游聚景园记》结尾雷同:“生后终身不娶,入雁荡山采药,遂不复还。”

(二)《太平广记》

中国小说《太平广记》对朝鲜汉文小说《金鳌新话》《周生传》《云英传》《九云梦》均有影响。

1.对《金鳌新话》之影响

如《金鳌新话》之《万福寺樗蒲记》中有个插话:某书生夜半偶入某宅,与美女邂逅交欢,并获信物。翌日一看,某宅却为一堆坟冢,而信物则为棺中之陪葬物。此则故事,与《太平广记》卷328之《王者》故事、卷324之《素树》故事相同。

又如描写梁生痛叹无妻时,女鬼出现之情节,与《太平广记》卷295之《赵文昭》故事相同;而梁生设斋祭奠,亡女出现,赠信于梁生,互相寒暄,继而语言相戏之情节,则与《太平广记》卷324之《崔茂伯》故事相同。

再如,梁生与女鬼作别时,与四个邻女有过诗会。其中之郑女的诗为:“一春心事已无聊,寂寞山中几度宵;不见蓝桥经过客,何年裴航遇云翘。”

按,此诗出自《太平广记》卷50之《裴航》。

还应指出的是,《金鳌新话》中之《李生窥墙传》的人鬼相恋故事情节,亦与《太平广记》卷332的《唐晅》故事雷同。

另,崔氏因兵祸而死,其灵魂出现,向李生讲述的“倩女再返于阳间……”等倩女返魂故事,亦与《太平广记》卷358的《王宙》故事相同。

再者,李生初见崔氏时,曾写三首诗系在瓦片上,扔进墙去。其中诗句有:“好姻缘耶恶因缘,空把愁肠日抵年。二十八字媒已就,蓝桥何日遇神仙。”

按,此诗句见载于《太平广记》卷5之《裴航》。

2.对《周生传》(李朝权韠作)之影响

《周生传》之故事情节为,书生周生与名妓俳桃成婚。俳桃原为良家妇女,因其祖获罪沦为妓女。其后周生受聘为卢丞相之子国英之师,遂与卢丞相之女仙花相识,坠入爱河。俳桃因而得病,周生遂为之返乡,俳桃枕在周生膝上而逝。

此故事显与《太平广记》之《霍小玉》雷同:书生李益与名妓霍小玉相爱成婚。小玉本为霍王之女。霍王死后,沦为妓女。两年后,李益登科任吏,又与他女成婚。小玉闻讯遂病。一侠客遂将李益挟持至小玉家。小玉枕在李益膝上,决意成为冤鬼而死。

尤其是《周生传》中之俳桃与周生成婚时,俳桃要求周生仿效李益写誓约给霍小玉订终身之故事,亦与誓约:“(俳)桃收泪改容曰:……郎君不见李益霍小玉之事乎?郎君若不我遐弃,愿立盟约。乃出鲁缟一尺授生。生即挥笔之曰:青山不老,绿水长存,子不我信,明月在天。写毕,(俳)桃心封血缄,藏之裙带中。”由此再可见,《周生传》受《太平广记》之影响。

《周生传》亦受《太平广记》卷488《莺莺传》之影响。

如描写周生潜往卢丞相之女仙花闺房,行至墙下,忽闻脚步声,惊吓而欲避开时:“曳履者低声语曰:周生无恐,莺莺在此。(周)生方知为仙花所误。乃起抱腰曰:何欺人若是?仙花笑曰:岂敢诬郎?郎自怯耳。(周)生曰:偷香盗璧,安得不怯?”此一情节,显然与《莺莺传》中,张生因莺莺婢女红娘之助,才得与莺莺幽会交欢情节雷同。

3.对《九云梦》(李朝金万重作)之影响

李朝汉文小说《九云梦》与《太平广记》中之《枕中记》《樱桃青花》《南柯太守传》等相同。而《九云梦》中之杨少游与白凌波之婚姻故事,显与《太平广记》中之《柳毅传》酷似。皆为救助龙王之女,受到龙王盛情款待,继之成婚之故事。所不同者为人物姓名,《九云梦》中之杨少游,相当于《柳毅传》中之柳毅,《九云梦》中之白凌波,相当于《柳毅传》中之洞庭龙女。而《九云梦》《柳毅传》中之龙王皆名为洞庭龙王。

又如,《九云梦》中杨少游换装弹琴的故事情节,又雷同于《太平广记》中《王维传》之换装弹琴故事。而且文中特意提及王维换装弹琴之事:“昔王维学士,着乐工衣服,弹琵琶于太平公主之第,乃占状元,至今为流传之美谈。杨郎(即杨少游)即为求淑女,换着女服,实多才之人。”

4.对《云英传》之影响

李朝汉文小说《云英传》受《太平广记》卷50《裴航》、卷194《昆仑奴》、卷491《非烟传》等影响,其部分情节与上述几部中国古代小说近似或雷同。作品中之女主人公皆被迫为人之妾,备受虐待,而男主人公则逾墙与之幽会交欢,后不幸败露,酿成悲剧。而《云英传》中还直接提及女主人公云英阅读《太平广记》:“妾(云英)开纱窗,明玉灯面坐……展《太平广记》一卷,见(金)生至,起而迎拜……”

(三)《三国志演义》

在李朝传播最为广泛、影响最为巨大的中国小说中,当首推《三国志演义》。究其原因,主要有二:

其一,1592—1598年间,李朝连续两次遭日本的野蛮侵略。在1627年、1636年两次遭到后金(清)的征伐,使李朝遭受严重损失,人民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但也空前提高朝鲜人民的斗争意识,因之迫切希望出现更多的救国救民的英雄人物。

朝鲜人民这种社会心理,使他们非常喜欢《三国志演义》中的诸葛亮、关羽、张飞、赵子龙等英雄人物。正是在李朝这种崇尚《三国志演义》英雄社会风潮影响下,李朝文人借鉴与仿效《三国志演义》,创作描写朝鲜在抗击日本侵略和后金征伐时的爱国将领英雄事迹的一批汉文军谈(军功)小说。如《壬辰录》《玉楼梦》《林庆车传》《赵雄传》《苏大成传》《刘忠烈传》《黄云传》《张国镇传》《杨丰传》《杨朱凤传》《张翼星传》《玄寿文传》等。

上述这些汉文小说都不同程度地借鉴了《三国志演义》的创作手法,作品中的英雄人物所具有的雄才大略、奇谋胜算、赤胆忠心、机智勇敢、嫉恶如仇、豪爽刚直等性格特征,与《三国志演义》中的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人物十分相似。而其故事情节、战斗场面、人物外貌等方面有雷同或近似之处。

当然,李朝军谈小说也颇受中国《东周列国志》之影响。

其二,李朝国王光海君为恶名昭著之暴君,骄奢淫逸,横征暴敛,朝鲜人民渴望宽仁待民的明君。“拥刘反曹”的《三国志演义》中的刘备明君形象正是朝鲜人民所渴求的,而坚决拥刘反曹的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等英雄人物也受到尊崇。

1.对《壬辰录》之影响

李朝汉文小说《壬辰录》,为李朝一部著名长篇军谈小说。该书描述1592—1598年,朝鲜军民奋起抗击日本野蛮侵略战争,在明军的支援下,朝鲜军民取得最终胜利。《三国志演义》对李朝汉文小说《壬辰录》之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人物形象

《三国志演义》中的人物,出现在李朝汉文小说《壬辰录》中最多者为关羽。每当李朝危急时刻和李朝将领与日本将领厮杀时刻,关羽则在空中显灵帮助李朝。

如日本将领加藤清正与朝鲜将领交战正酣时,关羽忽然在空中显灵,参加战斗:“只听空中一声呼喊:敌将休走,吃我一刀!声如霹雳,(加藤)清正大吃一惊,举目一望,只见一员大将,头戴闪闪金盔,三角须,手提青龙偃月刀,跨坐青骢马——蜀汉大将关云长来也!(加藤)清正惊慌失色……”

又如,关羽显灵助李朝士兵大战日本兵:“忽然灵风大起,神云四起。有一员大将,面如红枣,丹凤目,三角须,乘赤兔马(于)空中杀伐。倭兵惶怯昏倒,自毙不起,一阵皆死。”

韩国学者苏在英对李朝21种版本《壬辰录》之统计,关于关羽显灵帮助李朝抗倭之描写,共有7种:托梦给李朝国王,告之倭寇将侵略李朝;托梦给明帝神宗,劝说明廷派兵援朝;担任李朝军队之保护神,保护李朝士兵之安全;出现于战场,助李朝将领杀退日本士兵;告诉李朝国王及时避难和回宫;推荐李朝名将,并助其作战;关羽被奉为保护神,奉祠纪念。

(2)故事情节

如《三国志演义》之诸葛亮草船借箭故事,《壬辰录》加以仿效:李朝名将李舜臣将草人置于船中欺骗日本士兵,耗尽倭寇箭丸,而后击败倭寇。

又如,《三国志演义》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所使用之佯败战术,《壬辰录》也加以仿效:描写李朝名将郭再祐佯败退兵五十里,而后伏兵出现,郭率兵与伏兵共同歼灭倭寇。

此外,《壬辰录》还采用《三国志演义》中之关羽温酒斩华雄、诸葛亮嘲笑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等故事情节。

(3)战斗场面

《壬辰录》关于李朝军队与日本军队两军交战场面之描写,亦如《三国志演义》,主要集中描绘双方将领对打、格斗、交刃、厮杀,而对千军万马的交战动作与具体行动,则很少表现和描述,仅简略地写“喊声震天”“十万之众”“人马都看呆了”“尸积如山”而已。

2.对《玉楼梦》(李朝南永鲁著)之影响

《玉楼梦》是一部军谈小说,该书描写明代元帅杨昌曲统率大军南征北战之故事。《玉楼梦》受《三国志演义》之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物形象

《三国志演义》中的蜀相诸葛亮,出现在《玉楼梦》中为杨昌曲元帅排忧解难。

如当杨昌曲率军南征,在盘蛇谷遇到昔日蛮兵鬼魂纠缠难以继续行军时,诸葛亮显灵来至帐中,告知已制止昔日蛮兵鬼魂之纠缠和平定鬼魂之策:“孔明笑曰:老夫曾杀藤甲兵数万名于此处。每当天阴雨湿之时,则贻恼过往行人,今又妄犯大军,故老夫今已禁制。然而,元帅如能以数头牛羊,馈其久饥冤魂,则可安宁。杨昌曲继之向诸葛亮请教破敌之计。诸葛亮笑曰:先击猕猴洞可也,说罢,飘然而去。”

(2)故事情节

《玉楼梦》仿效《三国志演义》之故事情节处很多。

如仿效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故事。《玉楼梦》描写杨昌曲率军南征途中,几次都可擒住蛮王哪叱,而故意放走时,对部将说:“吾欲服南蛮之心,……将军岂不闻诸葛武侯七擒七纵之意?”

又如,描写杨昌曲率军抵盘蛇谷,遭昔日蛮兵鬼魂纠缠,以致兵员突患恶病无法行军时,杨昌曲遂拜谒诸葛武侯祠堂,祈求诸葛显圣解困之情节,与《三国志演义》中,诸葛亮征蛮回军泸水遇毒泉时,前往马援庙求祈,马援显圣教其渡泸水之法雷同。

再如,《三国志演义》中,有诸葛亮在阵前骂死王朗故事情节。《玉楼梦》亦仿此,描写杨昌曲在阵前怒骂奸臣卢均为“犯十五条弥天大罪”的“乱臣贼子”,结果“(杨)元帅骂毕,卢均颜醉而气丧,疾呼一声落马”。

(3)战斗场面

《三国志演义》中许多战斗场面和战术等之描写,亦为《玉楼梦》所借鉴与仿效。

如《三国志演义》中,有魏将曹仁布“八门金锁阵”、蜀将姜维“按武侯八阵之法”布阵、魏将邓艾“见姜维布成八卦,乃亦布之”等。《玉楼梦》也有杨昌曲元帅在黑凤山布“八卦阵”、江南红在贺兰山下“更结八八六十四阵”等情节。

又如,《玉楼梦》描写明将董超“即时于北岸及东西两旁柳木之间,多张旗帜,各埋伏一百军,使之曳木起尘,为疑兵。……董超挥鞭,匹马单骑,诣单于之阵前挑战”。此与《三国志演义》中,张飞在长坂坡作疑兵,吓退曹兵之故事情节雷同。

3.对《九云梦》之影响

《九云梦》仿效《三国志演义》之故事情节有二:

其一,杨少游之二妻六妾仿《三国志演义》中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亦结义为姐妹:“郑夫人曰:刘、关、张三人君臣,终不废兄弟之义,我与春娘,自是闺中管鲍之交也,为兄为弟,何不可之?”

其二,杨少游率军攻打吐蕃,至盘蛇谷,士兵饮白龙潭水而成哑巴,幸经龙女白凌波之助,重新服其水而痊愈。此与《三国志演义》中,诸葛亮率军平南蛮,至盘蛇谷,士兵饮毒水而成哑巴,幸获万安隐士之助而康复之情节雷同。且盘蛇谷地名亦相同。而《三国志演义》中之四个毒水哑泉、天泉、黑泉、柔泉,亦反映在《九云梦》中,只不过将“泉”字易为“水”字。但描述哑水“其水颇甜,人若饮之,则不能言”,与《三国志演义》中之哑泉描写相同。而描写黑水“其水微清,人若溅之在身,则手足皆黑而死”,也与《三国志演义》中之黑泉描写相同。

此外,李朝汉文小说,尤其是军谈小说仿效《三国志演义》者仍有很多。

如李朝汉文小说《申遗腹传》中之申遗腹寻访日向道士,即仿效《三国志演义》刘备三顾茅庐访诸葛亮之情节:“都督(即申遗腹)无法,坐在庵上,待至日暮,仍无踪迹。都督不知理由何在,迷惘之中,忽忆刘皇叔苦待孔明先生画寝往事,乃泰然心安,以精诚之心等待。”

又如,李朝汉文小说《郭海龙传》中,描写郭海龙施用道术战胜敌军之情节:“元帅(指郭海龙)急施遁甲,五方神将与三个神兵乃齐出,攻入敌阵,行呼风唤雨之法,施山变为海之术,敌阵四周,已被大水所盖……而元帅又举赤露剑,由四面掩杀,刀剑所至,火光冲天,张元之首,如秋风落叶……不亚于古时诸葛武侯七擒七纵之才。”此一情节与《三国志演义》诸葛亮征南时与南蛮木丽大王交战,驱虎豹以获胜之情节雷同。

(四)《西游记》

明代小说《西游记》,也是对李朝汉文小说影响巨大的一部作品。

1.对《洪吉童传》(李朝许筠作)之影响。

李朝汉文小说《洪吉童传》仿自《西游记》之处甚多。主要表现在故事情节之仿效方面。

(1)分身法

《西游记》中孙悟空多次施用分身法。《洪吉童传》中主人公洪吉童为避官军的围剿,编扎7个草人,念了真言,集得魂魄,变成7个洪吉童,分别在8个地方济贫扶弱。此外,洪吉童还多次施用分身法。这显然与《西游记》中的分身法雷同。

(2)缩地术

《西游记》中之缩地术,《洪吉童传》亦仿效:特才在华兰指使下,欲杀害洪吉童。洪遂在房中施用缩地法,将特才引到山中,将其杀死。

(3)升天腾云驾雾

《西游记》中之孙悟空升天入地,腾云驾雾。《洪吉童传》亦仿此,洪吉童多次升天腾云驾雾。

(4)退妖魔救美女

《西游记》中,多次出现孙悟空打败妖魔救出美女之故事情节。《洪吉童传》亦仿此。描写洪吉童入芒砀山降伏妖怪,救出被妖摄走的白小姐和赵小姐。

2.对《田禹治传》之影响

李朝汉文小说《田禹治传》仿效《西游记》之处亦有多处。

(1)升天腾云驾雾

《田禹治传》之主人公田禹治在作品中,多次升天腾云驾雾,显然仿效《西游记》中孙悟空之腾云驾雾情节。

(2)变身术

《西游记》中,孙悟空与妖魔打斗时,多次使用变身术。《田禹治传》之田禹治亦对奸臣王延喜之妻子闵氏念动真言,使闵氏变成大蟒。

又如,田禹治趁王延喜不在家时,变成王延喜,进入王家。当王延喜回家时,田禹治念动真言,将其变成九尾狐,并将其驱逐出王家。

(3)下油锅

《西游记》中,孙悟空与羊力大仙赌跳沸腾之油锅,羊力大仙烫死,而孙悟空在油锅中“翻波斗浪,就似负水一般玩耍”。《田禹治传》亦仿此。田禹治被捕后,官府将他扔入滚开油锅中。田禹治在油锅中自由自在,仍然不死。

3.对《玉楼梦》之影响

《玉楼梦》仿效《西游记》之处亦多。

(1)分身术

《玉楼梦》亦仿效《西游记》中之分身术。

如书中的女主人公江南红与单于交战时,“单于喷气冲天,投枪回刺,红娘(即江南红)已无去处,铿然剑声又出于空中。单于大声一呼,更举枪而顾后,则红娘在后,望前则红娘在前,顾左顾右都是红娘,单于举枪莫知所投。”

又如书中之小菩萨亦施用分身术:“数个妖鬼自山而出,各执兵器。其中一个妖鬼,身着五色衣,粉面红妆的,实小菩萨。红司马大怒。战至数合,红司马举双剑而击之,小菩萨化为千万个小菩萨。”

(2)变身术

《玉楼梦》多处仿效《西游记》之变身术。

如女主人公江南红与祝融大王交战时,两人先后多次变身。祝融大王先后变为百余尺高的巨人,如豆小人、一条黑气、白猿、蛇。江南红则先后变成百余尺高的巨人,如豆小人、一条青气、弹丸、霹雳、大风。

(3)念咒作法

《玉楼梦》仿效《西游记》中念咒作法之情节很多。

如云龙道人之念咒作法:“云龙道人望见阵势有惧,忽然念咒,拔剑指四方,风雨大作,雷声震动,无数神将鬼兵团击明阵,至半晌不能破。”又如,祝融大王之念咒作法:“祝融……急挥旗而念咒文,忽然狂风大作,阴云飞扬之处,无数鬼兵以奇怪之形,眩荒之仪,满山遍野,以助三将之威势,冲突明阵。”

再如,江南红之念咒作法:“红司马(即江南红)高坐阵中,举芙蓉剑而指南……而火光冲天,指北涌六坎水,而大海茫茫,指东西,则雷雨大作,大泽当前。”

(4)武器之威力

《西游记》中,孙悟空之金箍棒威力无比,变大变小,变长变短,变成多个,成为降妖伏魔之武器。《玉楼梦》也仿此,女主人公江南红使用之芙蓉剑亦威力无比。《玉楼梦》中之芙蓉剑与《西游记》中之金箍棒的共同特点是,皆为宝贝,皆为仙界奇珍异宝之兵器,可变多,可变少,可变大,可变小,坚硬无比,随意转变方向等。

此外,《西游记》还对李朝汉文小说《九云梦》《雍固执传》《朴氏传》《淑香传》等亦有很大影响。

(五)《水浒传》

中国古代小说《水浒传》对李朝汉文小说亦有很大影响。

1.对《洪吉童传》之影响

中国古代小说《水浒传》对李朝汉文小说《洪吉童传》之影响,主要表现在主题思想方面和题材方面,与中国《水浒传》相同。

《洪吉童传》主人公洪吉童,以义贼自称,站在贫苦民众一边,惩治贪官污吏,为民除害。此与《水浒传》之以宋江为首的梁山好汉,替天行道,为民除害相同。但应指出的是,在细节方面却很少见《洪吉童传》受《水浒传》之影响。

2.对《洪允成传》之影响

李朝汉文小说《洪允成传》,描写李朝名将洪允成为被害的胞兄洪允大申冤雪耻,怒杀淫荡的嫂子薛氏及其奸夫太万石。此与《水浒传》中,武松为胞兄武大报仇,怒杀淫妇潘金莲及其奸夫西门庆雷同。

(六)《三言》和《今古奇观》

中国古代小说《三言》,即明代冯梦龙创作之《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言》共收录小说120篇;《今古奇观》为明代抱瓮老人所编。该书从《三言》中选入29篇,从《两拍》中选入11篇,共计40篇。

中国古代小说《三言》和《今古奇观》也是对李朝汉文小说产生很大影响的作品。

1.对《彩凤感别曲》之影响

李朝汉文小说《彩凤感别曲》,描写彩凤与张弼成相识、相爱之经历,与《警世通言》卷34《王娇鸾百年长恨》(《今古奇观》为卷35)之王娇鸾与周生结识、相爱过程相似。

《彩凤感别曲》不但借用《王娇鸾百年长恨》开头男女主人公相识过程,而且将传情之诗歌亦加借用。即两部作品中之男主人公向女主人公传情之诗均为:“帕出佳人分外香,天公教付有情郎。殷勤寄取相思句,拟作红丝入洞房。”

2.对《弄假成真双新郎》之影响

李朝汉文小说《弄假成真双新郎》,其故事取自《醒世恒言》卷7之《钱秀才错战凤凰俦》(《今古奇观》为卷27),仅将年代改为李朝哲宗年间;地点由中国苏州改为李朝水原,将原作中之颜俊改作孙吉星、钱青改为崔应焕、高秋芳改作张毕爱;吴江县知县改为水原知府李世臣。

3.对《朴文秀》之影响

李朝汉文小说《朴文秀》中之第二回故事,取材于《醒世恒言》卷1之《两县会竞义婚孤女》(《今古奇观》卷2)。

上述几部李朝汉文小说之故事发生时代、地点、人名都将中国古代小说原作由中国改为朝鲜。

(七)《金瓶梅》

《金瓶梅》虽在朝鲜流传,但李朝文人仿此创作之小说很少。

近年,在日本发现李朝文人石泉主人于1809年创作的汉文小说《折花奇谈》(手写本)。此书恐是迄今发现的唯一一部仿中国古代小说《金瓶梅》之汉文小说。李朝汉文小说《折花奇谈》之故事梗概为:主人公有妇之夫李生在井边遇见有夫之妇舜梅,魂飞意荡,托媒婆为之传情。两人虽相恋长久,由于媒婆之中间弄奸,舜梅之犹豫不决,兼有舜梅之姨母的阻挠,这对情人一次幽会偷欢后,则再未能见面,永远离别。

这部汉文小说亦为章回体。该书作者之友南华散人在该书之序文中指出:“今此折花之说,即吾友李某之实录。详考一篇旨意,则大略与元稹之遇莺娘,恰相仿佛。……又与《金瓶梅》之西门遇潘娘,太类相似。”

(八)《红楼梦》

清代小说《红楼梦》在朝鲜广为传播,且有朝鲜文字之全译本。此外,《红楼梦》之续书,如《红楼梦补》《续红楼梦》《后红楼梦》《红楼梦复》《补红楼梦》等亦传入李朝。但是,《红楼梦》较之《三国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乃至《三言》和《今古奇观》对李朝汉文小说之影响则相当微弱。仅在韩国岭南大学图书馆收藏之《九云记》中,发现受《红楼梦》影响之痕迹,即该书插有《红楼梦》中之诗句。

此外,中国古代小说对李朝汉文小说产生影响者,当不只此数部,但由此一斑可窥全豹。还应指出的是,其一,中国古代小说不仅对李朝汉文小说、李朝朝鲜文小说有重大影响,对朝鲜的时调、歌辞、俚谚、杂歌、唱剧等也有很大影响。

如朝鲜的时调中,就有关于《三国志演义》中的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赵云、庞统、马超、黄忠、严颜、曹操、曹仁、曹植、蔡瑁、徐庶、徐盛等15人之故事,多达59首。而朝鲜现存旧剧脚本1000余种,其故事出自中国古代小说《三国志演义》之脚本的有三分之一以上。

其二,除中国古代小说外,如元曲,亦对朝鲜其他文学形式之作品有很大影响。最突出的表现,即为《西厢记》对朝鲜唱剧《春香传》之影响。当然,《春香传》亦颇受中国古代小说《太平广记》卷488《莺莺传》之影响。

中国古代小说在朝鲜广泛传播,深受朝鲜社会的欢迎,并对朝鲜汉文小说产生巨大影响,对朝鲜汉文小说之萌芽、发展、繁荣做出重大贡献。也应指出的是,尽管朝鲜汉文小说,其主题、创作方法多借鉴中国古代小说,且用汉文写就,并以中国为背景者占三分之一。但朝鲜汉文小说之主流思想,反映了朝鲜社会思想意识的时代动向,表现朝鲜民族力求摆脱封建与外来势力束缚,追求自由、独立、发展之意志。诸如,《壬辰录》《朴氏夫人传》中反侵略的爱国思想;《洪吉童传》中的反对嫡庶差别的建设理想国的社会变革思想;《春香传》中的反对封建暴政;《彩凤感别曲》等爱情小说所共有的反封建礼教,争取爱情自由的思想;《裴裨将传》中对封建官僚丑恶面目的揭露与讽刺;《玉楼梦》《申遗腹传》等军谈小说中强烈的民族独立意识;对爱国女性的热情歌颂等。上述作品反映出朝鲜社会政治、经济之发展、社会思潮之变迁、国际环境之变化等。

上述作品是朝鲜文学家借鉴中国文学,为本民族文学开辟了新道路,为争取朝鲜民族文化之繁荣取得了丰硕果实。

【注释】

[1]吴晗: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第2册,中华书局,1980年,第824页。

[2][韩]闵宽东:中国古典小说在韩国之传播,学林出版社,1998年,第367—372页。

[3]吴晗: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第2册,中华书局,1980年,第824页。

[4][韩]闵宽东:中国古典小说在韩国之传播,学林出版社,1998年,第25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