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郑斗卿

九、郑斗卿

代表作《东溟诗说》

《东溟诗说》有别其他诗话。此书主要是阐述诗之理论,在阐述诗之理论时涉及中国诗人之诗作。

《东溟诗说》中指出:

诗又以正为宗,当以“三百篇”为宗主,而古诗、乐府无出汉魏。曹、刘、鲍、谢诸名家,暨陶靖节、韦右司,冲淡深邃,出于自然,可以寻常读诵。律诗拘于定体,固不若古体之高远,然对偶音律亦文辞之精者,当以盛唐诸子为法。赵宋诸诗,虽多大家,非诗正宗,不必学也。初学之士,熟习浸吟,则体格渐堕。

郑斗卿首先强调了《诗经》是诗的本原即“正”。其次,指出古诗和乐府也是以《诗经》为宗主,并学习中国的曹植、刘祯、鲍照、谢灵运、陶渊明、韦应物等名家的诗风。再次,提倡创作古体诗。最后,主张学习汉魏盛唐,不应学宋。

阐述作诗之原则与方法:

初学之士,熟习浸淫,则体格渐堕。人虽生晚,学古则高,不必匍匐于下乘也。且凡为文,必须多读博观,撑肠五个卷,纳石渠天禄于胸中。引纸数万言,倾滟滪瞿塘于笔底;随意纵横,自然成章,方称作者。而至于作诗,先须立意。意存闲适,则以淡雅之言发之。意在哀伤,则以凄惋之言发之。意在怀古,则以后感慨之言发之。一篇之中,必先得意;一意之中,必先得句;一句之中,必先得字。字欲活而句欲圆,意在新而理欲深,才欲纵而气欲不恣,言欲简而事欲不晦。心与境会,境与天会,宫商自谐,华实兼备。

从上述文字可知,郑斗卿主张诗人必须大量阅读经典诗文,在创作时要认真刻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