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赵秀三
(一)生平
赵秀三(1762—1849),李朝文人、诗人。初名景潍,字芝园,号秋斋、经畹。生于庶吏家庭。文才出众,学识渊博。对风度、诗文、动令、医学、奕碁、字墨、强记、谈论、福泽、寿考研究卓有成就,并精通医学、书法、棋艺。虽有才华,但因出身难以施展才华,只任过武官中的末职。他的卓越成就是汉诗,为委巷文学的领军人物,被誉为“词坛老将”。尤擅写组诗,创作有《北行百绝》(100首)、《秋斋纪异》(71首)、《次耕织图韵》(46首)、《陇城杂咏》(22首)、《高丽宫词》(22首),著有《秋斋集》。
1789年始,6次游历清朝。
1849年,逝世,终年87岁。
(二)代表作
德津采莲
莲唱初高刺棹频,
水禽惊起绿粼粼。
画舫渐入花深处,
一色红妆不见人。
按,“德津”,位于临津江下游。
诗中描述了采莲女采莲的情景,小船悠悠,小鸟惊起,小船驶入深处,不见踪影,只见一片红莲,只闻采莲女的歌声。
北行百绝
(六)
残山弓裔国,
古木铁原城。
有墓无人祭,
年年入火耕。
按,《北行百绝》共100首汉诗。1823年3月,诗人从李朝京都汉城出发,向北游历,同年10月返回汉城。1824年秋创作《北行百绝》。这组汉诗主要描述咸镜道边境民众的悲惨生活。
诗中描述了游历弓裔泰封国之遗迹,岁月沧桑,昔日繁华不再,荒凉至极,“有墓无人祭”。
北行百绝
(九十三)
天意悯东方,
沧溟续土疆。
冷山幽宋使,
何处旧看洋。
按,“冷山”,地名,宋使洪皓出使金国,被囚于冷山10年之久。
“看洋”,李朝壬辰卫国战争期间,李朝文人姜沆被日本人掳至日本,但姜坚贞不屈。
诗中高度称赞宋使洪皓和李朝文人姜沆两人的高尚品德,坚贞不屈,也是诗人向往和坚持的文人气节。
次耕织图韵
(四十六)入仓
牛车儋石各纷然,
输入官仓十月天。
租税毕来无宿计,
唯将旨蓄御残年。
按,《次耕织图韵》共46首汉诗,描绘农村生活。这首《入仓》即为其中之一。
诗中描述农民秋收后,被迫将粮食送往官仓,揭露官府对农民的残酷压榨。
秋斋纪异
(七十一)一枝梅
血标长记一枝梅,
施血多输污吏财。
不遇英雄千古事,
吴江昔认锦帆来。
《秋斋纪异》这组汉诗,描述李朝社会底层民众的生活困境。
此诗描述的是侠盗一枝梅的侠义行为。他专偷食官污吏的钱财,而后救济贫困民众。
采桑女
五亩之田八口家,
有女有女采桑女。
女年十六女工勤,
不随柳傍秋千侣。
十里公幸春栽阳,
晓起碧窗闻鸠语。
柔条飘拂翠鬟低,
沃叶葱茏纤手举。
攀条摘叶日向午,
绿荫如烟隔野墅。
绁筐盈盈滴汗粉,
采之缬之随意贮。
双蛾窈窕自春色,
五马徘徊何意绪。
归来阿母问多少,
好向春闺养蚕所。
蚕到三眠欲成茧,
且待促织鸣我杼。
可怜蚕女空辛苦,
官箱匹帛皆出汝。
诗中描述了采桑女的悲惨遭遇,辛辛苦苦采桑养蚕、织绸,最终织成的丝绸都落入官府。此作深刻揭露官府对劳苦民众的压榨,对辛苦的采桑女寄予无限同情。
使君行
三寒遆四温,
昔闻老农言。
朝州而幕京,
今见使君行。
使臣行不驭五马,
短衣官童鞭果下,
府吏执册从马后。
册中饥民殆万口,
催赈请粜不惮频,
按使睢盱丞相颦。
往往来来何屑屑,
蔀屋无烟天雨雪,
嗷嗷眼穿继流血。
为乐府诗。诗中描述了寒冬时节,饥民们苦苦等待官府赈济粮的悲惨情景。
西寇梼机(节选)
匪贼死以贼,
难数某甲乙。
幽冤干天和,
疫疠蒸污蔑。
生者未耕田,
死后鸣。
病死十之五,
饥死十之八。
饥病苦费日,
病死快俄忽。
《西寇梼机》为一首长诗,长达572句。
诗中描述匪贼(实为农民起义军)被官军镇压之惨景。
善竹桥
波咽桥根幽草没,
先生于此乃成仁。
乾坤弊尽丹心在,
风雨磨来碧血新。
纵道武王扶义士,
未闻文相作遗民。
无情有恨荒碑湿,
不待龟头堕泪人。
按,“善竹桥”,为高丽末年忠臣郑梦周遇害之地。
“义士”,指伯夷、叔齐。
“文相”,指文天祥。
诗中深切缅怀高丽末期忠臣郑梦周,并联想到伯夷、叔齐、文天祥,亦是坚贞不屈的仁人志士。诗中对郑梦周等人既表示无限崇敬,也是诗人坚持高尚情操的自然表白。
妙香山
地古多灵迹,
山深闻妙香。
中兴恭释将,
首出有檀王。
听法鱼龙泣,
飞筇虎豹藏。
佛天名枳怛,
东国是西方。
按,“檀王”,传说中朝鲜民族始祖檀君。
“听法鱼龙泣,飞筇虎豹藏”句,是说壬辰卫国战争期间组织僧兵抗击倭寇的著名僧侣西山大师的神通广大。西山大师说法可使鱼龙哭泣,而扔手杖能使虎豹纷纷躲藏。
诗中描述了朝鲜名山妙香山的美丽景观,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表达高度的民族自豪感。
悼 亡
几度叩盆歌不成,
蒙庄非达薄于情。
他年我亦同归穴,
易地君何认独生。
明月影孤鸾镜舞,
春风耦失鹿门耕。
晓来偶得还家梦,
依旧中畿倒屣迎。
按,“叩盆歌不成”,指庄子丧妻,“鼓盆而歌”。
诗中深切表达对亡妻的思念,以致梦见亡妻回家,诗人赶忙跑去迎接。此情此景,真切感人,催人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