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成伣
代表作《慵斋丛话》
《慵斋丛话》(10卷),并非一部专门阐述诗歌理论、诗歌评价的诗话。内容十分广泛,诸如文话、书话、画话、史话、人物评价、音乐、地理、科举、风俗、宴戏、佛教、岁时记、俚谈、妓谈、格言、诗话。作为诗歌评论的诗话,仅为该书的一部分。而其诗话夹录在各卷中,多以摘句,很少详品论断,并以评论朝鲜汉诗人及其诗作为主。
1.诗辨
成伣论诗之理论为气象雄健。在诗歌技巧方面,力主譬喻含蓄。
2.评论朝鲜历代汉诗人及其诗作
书中对朝鲜历代汉诗人及其诗作均有评价。诸如新罗的崔致远、高丽的金富轼、郑知常、李奎报、林椿、申硕亭、李齐贤、郑道传、郑梦周以及李朝初期的汉诗人及其诗作。
①评论新罗的崔致远
我国文章,始发挥于崔致远。致远入唐登第,名文大振,至今配享文庙。今以所著观之,虽能诗句,而意不精,虽工四六,而语不整。
②评论高丽李奎报
李奎报诗“最雄健”。
③评论金文平之诗
金文平雄浑,泛驾纵横,专访司马子长之轨,举世无与支吾。而其诗亦豪健,深得骨髓。然性不拘节,押韵不正,故皆谓诗不如文,其实诗文两赡也。
④评论黄石奇之《宴集诗》
辞虽不妙,想见一时诸老之气象也。
⑤评论李朝姜晋山、李阳城之诗
晋山诗文典雅,天机自熟,于诸子最为精绝。阳城诗文俱美,如巧匠雕镌,自无斧凿痕。
⑥评论李朝国王太宗之扇诗
帝王文章亦未有如此之奇巧者,其引物譬喻,涵蓄意趣,非圣人不能也。
⑦评论李朝徐居正之诗
达成文章华美,而其为诗专仿豪健,人无与争其锋,然性无检束,故诗之押韵多错不中窠臼。
⑧评论其兄成任之诗
伯氏之诗,得晚唐体,如行云流水之无碍。
⑨评论偰长寿之诗文
偰斯之长寿,元人也。其父逊,元末避乱来奔,朝廷爵之,能诗文,有《近思斋集》问世。斯文登清州壬寅科……亦能诗文,有《芸斋集》行于世。
3.评论出使李朝的明朝使臣之诗文
成伣在《慵斋丛话》中评论多名明朝使臣在李朝所作之诗文:
天使到我国者,皆中华名士也。
景泰初年,侍讲倪谦、给事中司马恂到国,不喜作诗。谦虽能诗,初于路上,不留意于路上,不留意于题咏。至谒圣之日,谦有诗云:“济济青襟分左右,森森翠柏列成行。”是时,集贤儒士全盛见诗,哂之曰:“真迂腐教官所作,可袒一肩而制之。”及游汉江,作诗云:“才登杰构纵奇观,又棹楼船泛碧湍。锦缆徐牵缘翠壁,玉壶频送隔雕栏,江山千古不改色,宾主一时能尽欢。遥想月明人能敌,白鸥飞占镜光寒。”又作《雪霁登楼赋》,挥毫洒墨,愈出愈奇。……
其后,给事中张宁以我国擅杀野人事来问,《平壤舟中》诗云:“平壤孤城发晓装,画船箫鼓丽春阳。鸟边云尽青山出,渡口潮通碧海长。共喜皇恩同大地,不知身世是他乡。清樽且莫频相劝,四牡东风路渺茫。”游汉江,作诗十首。其一曰:“东国有高楼,楼前汉水流,光摇青雀舫,影露白鸥洲。望远天疑尽,凌虚地欲浮。入窗风日好,下榻更淹留。”余九首亦佳。又作《豫让论》,论古人所不言之事。大抵诗文皆飘飘然有凌空出尘之思,非他俗子所可仿佛也。
其后,太仆丞金湜、中书舍人张城到国。金湜善诗,尤长于律;笔法臻妙,画竹入神。人有求画者,以左右手挥洒与之。又画一簇呈于世祖,世祖令画士移描加采,又令文士作诗,言夺胎换骨之意。请宴之日,挂诸壁间,太仆初见不识,熟视大笑曰:“此大王颠倒豪杰处也。”天使诗曰:“新试东藩雪苧袍,夜深骑鹤过江皋。玉箫声透青天月,吹落丹山白凤毛。……”
其后,户部郎中祁顺与行人张瑾一时而来。户部纯谨和易,善赋诗,上待之甚厚。户部慕上仪采,曰:“真天人也。”卢宣城、徐达成为馆伴,余与洪兼善、李次公为从事官,以备不虞。达成曰:“天使虽善作诗,皆是宿构,不如我先作诗以希赓韵,则彼必大窘矣。”游汉江之日,登济川亭,达成出呈诗数首曰:“丈人逸韵,仆未能酬。今缀芜词,仰希高和。”户部微笑一览,即拔笔写下,文不加点,如“百济地形临水尽,五台泉脉自天来”之句,“倚罢高楼不尽情,又携春色泛空明。人从竹叶杯中醉,舟向杨花渡口横”之句。又作《江之水辞》,“乘舟顺流而下,至于蚕岭,不曾辍咏。达成胆落,岸帽长吟而已。”
从上述文字可知,成伣在《慵斋丛话》中对出使李朝的明朝使节的诗文十分赞赏,真实记载了中朝两国文人的友好交往和中朝两国文化的密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