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曹伸

三、曹伸

(一)生平

曹伸(1450—?),李朝文臣。字叔奋,号适庵。著有《闻琐录》、《曹伸诗稿》(5卷)。初任译官,后历任六承旨、司译院正。

1478年,随通信使申叔舟赴日本。后又赴日2次。先后7次赴明。

(二)代表作《闻琐录》

1.诗歌理论

曹伸评诗于立意清新,蕴藉含蓄。造语则主雅健而工。他将诗分为七格:浑厚、沉痛、工徼、豪壮、雄奇、闲适、枯淡。并认为,深厚、沉痛、豪壮、雄奇为壮美,工徼、闲适、枯淡为优美。

2.对高丽、李朝汉诗人及其诗作之评论

曹伸依其七格之划分,认为高丽、李朝汉诗人的一些诗作具有不同风格。深厚,如,李穑、郑浦;沉痛,如,李穑、李齐贤、偰逊;工徼,如,李穑、郑梦周、李崇仁、徐居正、金宗直;豪壮,如,李穑、李齐贤、郑梦周、徐居正、金宗直;雄奇,如,李穑、李齐贤、偰逊;闲适,如,李穑、郑道传、偰长寿、徐居正、金宗直;枯淡,如,李穑。

曹伸在评论朝鲜历代汉诗人的诗作时,往往与中国诗人的诗作进行比较。

如评论李穑之诗时,指出“‘寄怀云霭霭,乘兴夜沉沉’,云霭霭谓诗,夜沉沉谓酒,此用古人语法,考‘停云霭霭’,出陶靖节停云诗,故云‘云霭霭谓诗’;又杜少陵醉时歌云:‘清夜沉沉动春酌’,故云‘夜沉沉谓酒’,而皆古人语法也。”

曹伸最为推崇高丽诗人李穑。李穑创作有汉诗《洞庭晚霞》:“一点君山夕阳照,阔吞兵楚势无穷。长风吹上黄昏月,银灯纱笼暗淡中。”对李穑此诗高度评价说:“于东方,横绝古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