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许筠

七、许筠

代表作《惺叟诗话》《鹤山樵谈》

1.《惺叟诗话》(1卷)

(1)对朝鲜汉诗人诗作之评论

许筠评论朝鲜汉诗人之诗作时,亦多与中国诗人之诗作,尤其是唐诗进行比较。

①评论郑以吾之诗

郑以吾创作汉诗《次韵寄郑百亨》:“二月将阑三月来,一年春色梦中回。千金尚未买佳节,酒熟谁家花正开。”许筠赞许说:“不减唐人情趣。”

②评论崔致远之诗

崔孤云学士之诗,在唐末,亦郑谷、韩偓之流,卒佻浅不厚。唯秋风唯苦吟,世路少知音,窗外三更雨,灯前万里心,“一绝最好”。

③评论李齐贤之诗(《山中雪夜》)

人言崔猊山悉抹益斋诗卷,只留“纸被生寒佛灯暗……”,益斋大服以为知音,此皆过辞也。益斋诗好者甚多。

④评论李穑之诗(《浮碧楼》)

李文靖“昨过永明寺”之作,不雕饰,不探索,偶然而合于宫商,咏之神逸。

⑤评论陈烨之诗

陈翰林与文顺(即李奎报)齐名,诗亦清邵,……清劲可咏。

⑥评论金宗直之诗

其《宝泉滩即事》曰:“桃花浪高几尺许……”,最位高。

⑦评论李胄之诗

李忘轩胄诗最沉着,有盛唐风格。

其通州诗曰:“通州天下胜,楼观出云霄。市积金陵货,江通扬子潮。寒烟秋落渚,独鸟暮归辽。鞍马身千里,登临故国遥。”亦咄咄逼王(王之涣)孟(孟浩然)也。

⑧评论李荇之诗

我国诗当以李容斋为第一,沉厚和平,淡雅纯熟。其五言古诗,入杜(甫)出陈(子昂),高古简切,有非笔舌所赞扬。

李荇之汉诗《八月十五夜》:“平生交旧尽凋零,白发相看影与形。正是高楼明月夜,笛声凄断不堪听。”许筠赞许此诗说:

吾平生所喜咏一绝:“平生交旧尽凋零,……”无限感慨,读之怆然。

⑨评论朴訚之诗(《福灵寺》)

朴訚之诗,不可易得,此语诚然。朴之诗虽非正声,严缜劲悍,如“春阴欲雨鸟相语,老树无情风自哀”之句,学唐纤丽者,安敢超其墨乎?

⑩评论金净之诗

金冲庵诗:“落日临荒野,寒鸦下晚林。空林烟火冷,白屋掩柴门。”酷似刘长卿。其牛岛歌渺冥惝悦,或幽或显,极才人之致。申企斋推以为长吉之此也。

评论苏世让之诗(《题尚左相震画雁轴》)

该诗含思深远,尚见而嗟悼之。

评论高敬命之诗(《渔舟图》)

高霁峰诗,亦于闲废中,方觉大进。乃知文章不在于富贵荣耀,而经历险艰,得江山之助,然后可以入妙。

评论林亿龄之诗

林石川为人高迈,诗亦如其人。洛山寺咏龙升雨降之状,文势飞动,殆为奇观。敌其壮丽。

评论李山海之诗

近代馆阁,李鹅溪为最。其诗初年法唐,晚年谪平海,始造其极。

评论崔庆昌之诗

孤竹诗,篇篇皆佳,必炼琢之,无歉于心,然后乃出故耳。

评论李达之诗

崔(庆昌)诗悍劲,白(光勋)诗枯淡,具不失李唐跬迳,诚亦千载希调也。李益之(即李达)较大包崔孕白,而自成大家也。

评洪侃之诗

洪舍人侃诗,浓艳清丽,其懒妇引,孤雁篇最好,似盛唐人作。

评论郑梦周之诗(《在北关作》)

音节跌宕,有盛唐风格。

评论李崇仁之诗(《呜呼镐岛》)

引用李穑之评语“以为可肩盛唐”。

评论李阳城之诗(《燕》)

酷似唐人调格。

(2)对中国诗人及诗作之评论

《惺叟诗话》中,对中国诗人之评论达20多人,如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李贺、柳宗元、孟郊、贾岛、王昌龄、苏东坡、陶渊明、陈师道、朱之蕃等。

2.《鹤山樵谈》(1卷)

(1)对中国诗人之评论

其中对明代诗人评论甚多。

明人以诗鸣名者:何大复景明、李崆峒梦阳,人比之李、杜。

一时称能者:边华泉贡、徐博士祯卿、孙太白一元、王检讨九思。何、李之长篇、七律俱善。

近古李于鳞、王元美亦称二大家,而吴国伦、徐中行、张佳胤、王世懋、李世芳、谢榛、黎民表、张九一等,皆并驱争先。

(2)对朝鲜汉诗人及诗作之评论

①评论黄廷彧之诗

长溪文章矫健不俗。国朝以来典文柄者,皆由于赐暇读书之人,而长溪则否,世皆荣之。

②评论宋翼弼之诗(《山雪诗》)

宋翼弼者亦能诗,《山雪诗》曰,……句格清绝。

③评论崔庆昌、李达、白光勋之诗

崔、李、白三人诗,皆法正音。崔之清劲,白枯淡皆可贵重,然气力不逮稍失事厚。

④评论许篈之诗

仲氏晚年之文,酷似子厚,画寒亭记逐疠文等作,可与戴氏堂逐毕方等文相上下。

仲氏诗初学东坡,故典实稳熟,及选湖堂熟读唐诗品汇,诗始清健。晚年谪甲山,持李白诗一部以自随。故谪还之诗,深得天仙之语。

⑤评论许兰雪轩之诗

许氏诗文俱出天成,喜作游仙诗,诗语皆清冷,非烟火食之人可到也。文南倔奇,四六最佳,白玉楼上梁文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