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李荇
挂冠东门
所贵夫明哲之为道兮,卓见几而高蹈。庶激扬乎浊世,岂吾身之足保?伟若人之耿介,值汉室之末造。巨滔天以行诈,已名分之颠倒。嗟士之生于斯世兮,亦将何以为心?纷纷颂德者三万余人,无复天彝之可寻。彼张孔既不足诛兮,虽清静犹浸淫。视予心之激烈,望首阳之高岑。若一日与之比肩,是马牛而裾襟。顾吾身之何有,戴岌岌之危冠。既不可使涂炭,又欲谁为之弹也?出东门以高挂,始觉身之平安。
周道蹙蹙靡所骋兮,但东海之漫漫。国无人莫我从兮,将与鲁连而盘桓。然臣子之事君,在夷险而一致。苟洁身之是尚,君谁与乎共理?况天下无不可为,亦有请剑之槐里。傥能沮抑其帝秦之谋兮,又何必蹈东海而死也。
曰:履霜之渐,胡不知兮?大厦之倾,不可支兮。挂冠归来,莫我绊兮。东海清风,开东汉兮。
赋中表达了厌恶无休止的党争,不愿在朝廷与贪官污吏为伍,想要辞官隐居乡里的意愿。
除此赋外,尚创作有《南薰琴》《哭秦廷》《登瀛洲》《义田》等。
岁寒松柏
繄阴阳之迭运兮,四序纷其交错。品汇寓形于两间,寄生死于造物。春阳煦以生育,冬威凛而肃杀。靡万类而从之,谁贯寒暑而一色?惟亭亭之松柏,抱落落之劲节。不借荣于雨露,且傲视夫霜雪。当春风之骀荡,纷群卉之敷荣。各乘时以自夸,畴敢贵夫坚贞。逮玄冥之行令,惨天地之冱塞。木何盛而不瘁,草何蘩而不索。在冬夏而青青,独松柏之受命。干排风以特立,节凌寒而愈劲。吾知尔之后凋,故见称于孔圣。
寤求则之不远,指若木以为正。彼青紫之扬扬兮,竞招权而窃柄。皆自以为刚直,若可恃为柱石。迨国家之板荡,孰授命而委质?或摇尾而乞怜,或屈膝而求活。振槁之辈,固不足责。果此节之孰获?采西山之薇蕨,耻周粟而饿死。餐北庭之毡雪,杖汉节于卧起。董强项于治朝,万乘为之自屈。云折槛于危邦,丧佞臣之胆魄。等孤芳之处林,树风声于万叶,匪惟岁寒之足珍,视夷险其如一。
谇曰:四时一节,惟松柏独也。我求之人,孰松柏若也?知之不难,其于平时,敢谏得也。
按,“西山之薇蕨”,指伯夷、叔齐隐居首阳山,不食周粟,最后饿死,以坚持气节。
“餐北庭之毡雪,杖汉节于卧起”,指汉时使臣苏武被匈奴单于所拘流北海放羊,但苏不屈服,坚持气节。
“董强项”,指东汉的董宣。
“云折槛”,指西汉的朱云。
赋中赞颂寒冬时节傲风雪的松柏,并赞颂古代伯夷、叔齐、苏武等人坚持气节。诗人托物言志,以此表达自己坚持正气、不畏权势的决心。
哀晁错
余哀晁错之死忠兮,后千祀而流涕。夫何经国之远虑,反为谗贼之所制。彼吴濞之逆谋,匪一日与一岁。自博局之构衅,未尝暂忘乎西噬。从太宗之克恭,锡几杖而保惠。铸山煮海而招纳亡命,意固不止于东帝。顾霸陵之既土,又何有于后裔。吁嗟夫子兮,适独当此际也。众皆顾望而容默,谁复为国而深计?刘氏之安危,固一身之所系。
昔诗人之取譬,随浅深而厉揭。谓景帝可与尽忠,何夫子之不慧?悦袁生之巧舌,反以我为罪盭。杀忠谏以快仇雠,岂人臣之可励?纵悔悟其云晚,胡不取彼以为殪?伏梁剑其非冤,信天道之昭晰。
重曰:“谓夫子愚兮,知图大于其细。谓夫子智兮,曾葵足之莫卫。一死固不足惜,反作戒于来世。使贾生后夫子兮,岂但痛哭于当今之势也哉。
按,“晁错”,西汉时大臣。他提出削夺藩王封地政策以加强中央王权。刘濞为首的七国以清君侧之名发动叛乱。汉景帝迁怒于晁错,将其处死。
赋中哀叹西汉忠臣晁错的冤死,同时,表达了自己忠君爱国的决心。
马嵬驿
揽余辔而西征兮,遄余迈乎马嵬。路郁纡而未平,水呜咽而余哀。访古驿之遗址,抚往事而徘徊。悲乎四纪之天子,竟何至于此哉?顾蛾眉而莫之救,空掩泪而肠摧。但寄怨于淋铃,胡不思夫祸胎?当开元之励精,仰隆古而思恢。蔚花萼之相辉,肯自比于《新台》。嗟人情之无常,遽侈欲之一开。既彝伦之自斁,无怪夫孽胡之潜媒。
亭沉香而池凝碧,竭万姓之生财。纷霓裳与羽衣,又羯鼓之相摧。慨韩休之莫起,宁谏疏之复来。惟尤物之移入,鲜不遗其殃灾。殷妲周褒,尤为远代,曷不戒夫前隋之颠颓?倡渔阳之鼙鼓,积战骨而成堆。俄九庙之不守,宗祏化为烟煤。使明皇少有人心,于此时何以自裁?宜悔悟之不暇,反为妃子而首回。事有可哂而不可吊,罪难逃于九垓。历千载犹遗臭,安得湔洗以雨雷?问往事而无凭,莽千里兮黄埃。
按,“马嵬驿”,亦称马嵬坡,位于陕西省兴平市西北。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逃往西蜀,途中,唐玄宗被迫诛杀杨国忠,杨贵妃也自缢于马嵬驿。
赋中描述唐玄宗被迫令杨贵妃缢死的事件。诗人在赋中劝诫帝王不应耽迷于女色,更不要任用奸臣。
薏苡化明珠
余嫉夫谗人之罔极兮,致白黑之变迁。伏利刀于谈笑,毒浩浩而滔天。嗤人主之喜听,反不信其仁贤。溯往古之载籍,慨亲疏之何偏。虽光武之英明,尚未免夫厥諐。痛伏波之尽忠,羌终始之不全。
当草昧之未创,推赤心而周旋。迨后日之安枕,何恩义之易捐?嗟骄人之好好,每乘间而巧舌。指薏苡为明珠,又文犀之连毂。纵形似之可化,亦聚米之在目。大功之终不取信,益叹夫荃心之反复。然至人之垂训,戒知足而不辱。功既成而勇退,乃保身之良策。陋据鞍之顾眄,谩自矜其矍铄。竟裹革于壶头,愧乡里之下泽。始择君而遨游,孰不赞其明识。在东隅而非失,至桑榆而颠倒。岂功名之易昏,抑盛满之难保。非文叔之少恩,恨尔悟之不早。伟赤松之请从,卓有见夫斯道。谷亦可辟而终身,奚轻身之足宝?
呜呼?君臣之际,顾不难矣乎?光武非始明而终暗,马援岂初智而后愚?颠沛则胡越同心,宴安则室家异区。天下未定,轻重一躯,虽有明珠,岂有谗夫?四海既平,名与位俱,虽无薏苡,岂无谗夫?前车既覆,戒在后途。
按,“薏苡”,为多年生草本植物。
“马援”,为东汉名将。
赋中描述东汉名将马援死后被诽谤之事,表达对进谗坏人之憎恶。同时,劝诫世人警惕,不要相信小人谗言。
问 津
惟圣人之受命兮,为生民而立极。苟一夫之不获,寔已推于沟壑。想夫子之问津,亦岂吾之得已?视天下无不可为,古与今其一轨。方洪水之滔天,禹过门而不子。使吾民免于为鱼,功万世而永赖。顾今日之乾坤,岂但怀襄之为害?举四海而沦胥,混东西以无际。彼滔滔其皆是,余不知其攸济。既《河图》之不出,徒临川而叹逝。然皇天生德于予,盖有意于援溺。虽胼胝其不恤,奚复暇乎暖席?
羌接浙以周流,指西方而洄溯。纷厄蔡而围匡,孰导吾夫先路?已矣乎!梦犹不复,奄年岁之迟暮。苟用我以为政,虽朞月而亦可。余既不难夫闭户,故眷眷而未果。彼耦耕其何人,谓鸟兽之可群。唯知逸居而苟安,孰四体之云勤?曾不思耕食而生生,非圣功其谁赖?是欲洁其一身,竟乱伦之为归。嗟夫子之用心,岂暂忘其东周。知吾道终不可行,故兴叹于乘桴。
乱曰:圣之得时,济生民兮。圣之不遇,泽后人兮。夫子之功,与天均兮。为我指南,是知津兮!
赋中高度赞扬大禹为民治水的爱民精神,并表示也要以大禹为榜样,为民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