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金正喜

七、金正喜

代表作《阮堂杂识》

1.诗歌理论

古今之法,至陶靖节(陶渊明)为一结亢。唐之王右丞(王维)、杜工部(杜甫)各为一结亢。王如天衣无缝,如天女散花,曼多曼少,非世间凡卉所可比拟。杜如土石瓦砖,自地筑起五凤楼,材称剂其轻重以成之。一是神理,一是实境。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似若各一门户。然禹稷与颜,其揆一也。无用分别同异,能透得此关,然后可以言诗。李义山(李商隐)、杜樊川(杜牧)皆工部之嫡波。白香山(白居易)又为一结亢,不愧其广大教化之目。宋之苏(苏轼)、黄(黄庭坚)又为一结亢。陆务观(陆游)七言近体,为古今之能尽彀者。金之元(元好问),元之虞伯生(虞集)又为一结亢。虞则性情学问,合为一事。有明三百年无足称,至王渔洋(士祯)扫廓历下竟陵之颓风,又能为一结亢,不得不推为一代宗师。朱竹坨(彝尊)如太华双峰并起,不以甲乙,外此皆旁门散圣耳。

金正喜文中之“结亢”,就是诗之风格,并且自成一家。金正喜阐明了学诗之重要性和学习的对象,即学习中国13个诗人之诗作,特别是唐朝杜甫之诗作。

2.评论中国诗人王士祯、朱彝尊之诗

诗道之渔洋、竹坨,门径不误。渔洋纯以天行,如天衣无缝,如华严楼阁,一指弹开,难以摸捉。竹坨人力精到,攀缘梯接,虽泰山顶上,可进一步。须以竹坨为主,参之以渔洋声味,圆全无亏缺。

李朝诗话除上述者外,尚有姜沆的《睡隐诗话》、郑载仑的《闲居漫录》、申靖夏的《恕庵诗评》、金春泽的《囚海录》、申景浚的《旅庵诗则》、申昉的《屯庵诗话》、朴趾源的《杨梅诗话》、李学逵的《声韵说》、成海应的《兰室诗话》、李圭景的《诗家点灯》、任廉的《旸葩谈苑》、洪奭周的《鹤岗散笔》、李圭景的《五洲衍文长笺散稿》、金渐的《西京诗话》、朴性阳的《芸窗琐录》、林文镐的《壶山诗文评》、无名氏的《青丘诗评》和另一无名氏的《古今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