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金堉

六、金堉

(一)生平

金堉(1580—1658),李朝文臣。字伯厚,号潜谷。文才出众,学识渊博。参与编撰《仁祖实录》。精通性理学,天文、地理、兵略、卜书、律历均有深入研究。著述甚丰,著有《潜谷笔谈》《皇明纪略》《海东名臣录》《潜谷遗稿》《朝天日记》《朝天日录》《朝天录》。

1624年,文科及第,历任持平、汉城府尹、都承旨、左议政、右议政、领议政。曾任副使出使中国。

1658年,逝世,终年78岁。

(二)代表作

登海峤赋

泊余舟兮南汛,阻北风而凝滞。经旬日而未发,念归程而空计。怀郁郁而不可更兮,余将陟彼而远睇。

遂举趾而登陆,步从容于水。过长堤而游览,指山樊而奋袂。石崎岖兮丛林密,无径路之可逝。乘陵冈以登降,羌十步而一憩。忘险阻而直前,志升高之甚锐。凌绝顶而遂息,见浮屠之高揭。积瓴甓而层成,妙刻画之古制。经浩劫而突兀,有浮云之相卫。何凶贼之坏破?佛无灵于尽殪。

望大海而开襟,渺接天而无际。觉华岛兮宁远山,露云端之双髻。余何日兮彼岸?恨孤舟之一系。天清朗而气爽,廓四举而无翳。通万里而一瞩,但目力之不逮。东方杳兮何许?望美人兮迢遰。红云拥兮紫闼远,向扶桑兮挥余涕。极壮观于中天,信乐极而悲继。痛金虏之猾夏,几鲸吞而虎噬。衣冠变兮为左衽,暗腥尘于辽蓟。嗟无辜之黔首,发何为而皆剃?村庐尽于兵燹,惨满目之凋敝。鞠茂草于丘墟,余石砾于墙砌。稽天讨于十年,孰斯民之能济?落旄头兮何时,无善射之如羿。

余多感于平昔,况燕赵之徂岁。承王命而泛海,贺佳辰而执币。思夷险之不贰,尽臣节而自励。波涛壮兮何畏?愿乘风而谒帝。仗忠信而独往,质神明以为誓。惟一生之用功,岂今日而可替?秋声动于碧落,归雁叫而鹤唳。览众芳之凋歇,色不渝于松桂。趁暮色以归船,已篷窗之皆闭。舒中情之纡轸,咏新词而叩枻。

乱曰:君子为学贵造诣兮,尧舜之道惟孝悌兮。为忠移孝若左契兮,阨穷患难任时势兮。登高行远有次第兮,自强不息何相戾兮?

赋中描绘了登高远眺之景色,表达了诗人忧国之心情。

诗人还创作有《哀江南赋》《次濯缨感归游赋》《归山居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