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翻译

五、翻译

李朝文人用本国文字翻译,当时称之为“谚解”,即用谚文(朝鲜文)解释之意,翻译中国古代小说有以下几种形式。

1.全译

即对中国古代小说全文进行翻译。

1543年翻译的《列女传》(译名为《古列女传》),为李朝翻译中国古代小说之始。

韩国一些图书馆现藏中国古代小说之朝文译本,数量众多,计有《今古奇观》《南溪演谈》《唐晋(秦)演义》《大明英烈传》《武穆王贞忠录》《补红楼梦》《北宋演义》《三国志》《三国志演义》《西周演义》《封神演义》《仙真逸史》《雪月梅传》《醒风流》《续红楼梦》《孙庞演义》《女仙外史》《瑶华传》《残唐五代演义》《忠烈小五义》《忠烈侠义传》《平山冷燕》《平妖记》《红楼梦》《红楼梦补》《红楼复梦》《水浒传》《后水浒传》《后红楼梦》《聘聘传》《麟凤韶》《珍珠塔》《快心编》《包公演义》《型世言》《太原志》《镜花缘》《薛仁贵传》《西汉演义》《东汉演义》《春秋列国志》《东游记》《好逑传》《玉娇梨传》《玉壶冰心》《绿牡丹》《西游记》《锦香亭记》《隋唐演义》《金瓶梅》《聊斋志异》《南宋演义》《开辟演义》《伍子胥传》《苏云传》《麒麟传》等。

2.中、朝注音对照注释

即对中国小说进行中、朝注音对照的注释。

迄今此种译本仅发现一部,即韩国精神文化研究院图书馆发现的中朝注音对照注释的《红楼梦》(手写本)。该书将《红楼梦》原文、朝鲜语口语译音与朝鲜文译文合并在一起。其格式为中文原文在每页之上方右侧;朝鲜文译文在每页之中下方;朝鲜音译部分在每页之左侧,即在中文原文之旁。

此书为《红楼梦》全译本,成书约在1884年前后,为世界最早之《红楼梦》之全译本。该书之原本以王希廉评本120回为主。此书不仅对朝鲜人阅读、理解《红楼梦》有莫大助益,且对朝鲜人学习汉文亦有很大作用。

3.节译

即对中国古代小说的部分章节进行翻译。

近年,在韩国不仅发现在中国失传的《型世言》全书(40回),而且发现该书的朝文译本。《型世言》朝文译本,即为节译本。全书为40卷40回。《型世言》朝文译本,仅翻译原书中的15篇,即该书之第5回、7回、11回、12回、13回、14回、15回、17回、18回、19回、20回、21回、23回、24回、28回。

还应提及的是,《型世言》译本对原书每回开头的开场诗和入话、正文中的诗词、结尾的散场诗和回后评皆略去不译。此译本之成书不晚于18世纪左右。除《型世言》译本外,朝文节译中国古代小说中,较著者有《今古奇观》的朝文节译本。现存的《今古奇观》的朝文节译本,节译《今古奇观》原书之第1回、3回、6回、7回、11回、12回、18回、19回、20回、21回。[4]李朝文人对中国古代小说之节译,尚有另一种形式,即对中国古代小说的某一部分或某几部分加以翻译,而译本之书名则冠以新的书名。

如《三国演义》,将第43回至50回关于赤壁大战,进行翻译,译本名曰《赤壁大战》;第36回至50回进行翻译,译本名曰《三国大战》;第37回至50回进行翻译,译本名曰《华容道实记》;第105回至120回进行翻译,译本名曰《大胆姜维实记》。《西游记》卷10至卷12进行翻译,译本名曰《唐太宗传》。

这里应提及三点:其一,中国小说之朝文译本,绝不限于此;其二,有些中国小说有多种朝文译本,且多次刊印,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其三,中国小说之朝文译本,多为手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