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朴敏
(一)生平
朴敏(1566—1630),李朝文臣。字应星、行远,号凌虚、郑逑。著有《凌虚集》《凌虚关漫稿》。曾为吏,官至左承旨。
1630年,逝世,终年64岁。
(二)代表作
三不朽
托名者于盘于量,颂美者敦之之。兹皆有时而销泐,外矣奚取于斯。历万古不朽其三,君子身焉有之。既所修出类而拔萃,宜芳名不歇于永久。钟岳渎非常闲气,优优哉身上抱负。惟皇所畀如许不贫,蔼蔼乎众美俱翕。其处则桂郁兰芬,其出则漓光吐质。夫岂若草木然哉,灭没之化为飞尘?
肆贤喆求于在己,锦而褧兮椟而珠。饱仁义而腴道德,既和顺之内积。践之笃兮力之久,自英华之外发。省不疚而行有裕,在家邦必闻必达。可以为百代之师表,可以作后学之矜式。夫然后无愧于德行,嘉声与天地不灭。穷之所养达之所施,功业自分内做出。立大纪兮陈大经,天理民彝之不忒。调玉烛兮焕皇猷,斯世斯君乎致泽。礼乐刑政之彬彬,典章文物之秩秩。构乾元而树真宰,莫非施云于事。弥千载兮永万年,能不泯者在是。有吴道必有是文,得之心而发之言。理之莹如金精玉粹,词之溢如大河深源。以之而阐经,道德性命之精章矣。以之而辨事,得失安危之机判矣。况衮钺直笔之严正,是非也善恶也自别。犹天之日月,犹地之草木。有目皆可得以觌也,庖牺后兮缺吾未见。即此而磨灭,经古今如须臾。俨若朝夕之对越,化化进而物物衰。不衰者三也其独,如使不朽而可朽,天不天地不地人不人矣。
仰前修之长鸣,纷不知其有几。周孔之德颜曾之学,至今愚夫妇口耳。周程之业张朱之道,炳然方策中如昨。唯其积实之功至,所以悠远而不熄。何世人立一节鸣一艺,营营汲汲拟万古不死?是犹涸其源而望流之长,一夕薰沉响绝而止耳。岁换而不换,时移而不移,岂若此三者如一日哉?若有人兮唔咿,恨多年之耳食。独睘睘而守真,惟卓轨焉是学。着一脚于□地,庶勉勉于笃实。宁同鸟兽之好音,期大鸣于千亿。
按,“三不朽”,《左传》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
诗人在赋中阐述“三不朽”,抒发诗人不与世俗合污的高尚情操。
诗人还创作有《风》《和述病怀》《伽耶琴》《痛哭昭烈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