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尹善道

七、尹善道

(一)生平

尹善道(1587—1671),李朝文臣。字约而,号孤山、海翁。擅汉文汉诗,并擅朝鲜文时调。著有《孤山遗稿》(6卷),内收汉诗358首、时调75首。

文科及第,历任兵曹佐郎、工曹佐郎、工曹参议、同副承旨、礼曹参议。时朝廷党争激烈,曾4次革职流放。

1671年,逝世,终年64岁。

(二)代表作

著书藏名山赋

唯史之作,自有文字;唯书之行,人各有异。或传民间,或暴于市。粲一家之载籍,藏名山兮谁氏?

余相感于俟后,岂独取于良史。汪洋气兮伊人,牛马走兮自称。书林式游,庭训是承;手披家传,口吟国乘。下自焚书,上至结绳,经传乎贯穿,古今乎驰骋。琢以金椎,汲以修绠。耳溢前言,目富往行。盖有意于壮行,不谓抱此而究竟。如何一言之不中,遂有奇祸之相随。非自作而不逭,奈家贫而数奇。于是自比无目之丘明,又拟断足之孙子。知不用于斯世,故著述焉大肆。搜罗宇宙之放失,夷考天人之终始。采摭涉猎殆数千载,是是非非,乱乱治治,信信疑疑者凡五十二代。其文也俊逸,其辞也条达。言直而事覆,广博而纤悉。泓涵演夷,磅礴磊落。诚百世不易得之文,抑万古不可无之书。而此汗牛充栋之缥帙,安得经历久远而藏诸?思寿其传,置彼乔岳。护之以芸,韫之以椟。然后山之高也书与之倚薄,山之久也书与之不灭。唯山也与天共长,唯书也与山并立。涉其流者于斯,采其端者于斯。薰浓香兮几人,咀嚼味兮亿兹。书固赖山而远传,名亦赖书而长垂。

虽然,文者载道之器也,不深于道而能文者,未有伊人也。不求正于周公孔子之道,独于文堂艺院而翱翔宿留。是以其才也莫及,其勤也良苦,而其立言也多疵。先黄老而后六经者何说,退处士而事奸雄者何意?至于崇势利羞贫贱,虽实愤激而发之,宁无愧于正议。

是故,世儒或多不取,而考亭夫子至以读其书者为被其病。乃知立言者不可徒尚文辞,为文者不可不理情性。且夫书苟尽善,不必求传而自不得不传。书苟有不善,传之愈久而其疵愈闻。但可图吾书之尽善,何必图世传之永久。其不尽在我之实,而要名誉之不泯,无乃近于沉碑之太守。然其辩而不华,质而不俚,不隐恶不虚美,终有可取。而朱子《纲目》抑或有因于此者,以俟君子之愿得遂,而余之有感于太史令者在是也。

按,“藏名山”,出自司马迁的《报任少卿书》一文。

赋中赞扬司马迁的藏名山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