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柳梦寅
代表作《於于野谭》
《於于野谭》原为10卷,其第12世孙柳济汉重修为5卷,计人伦篇、宗教篇、学艺篇、社会篇、万物篇。其中的学艺篇,收有诗话。
1.诗之理论
主张诗应本乎自然:“诗者,出乎性情,无心而发,终亦有征”。诗者,出性情虚灵之府,油然而发,不期然而然,非诗能穷人,人自穷也。
2.对朝鲜汉诗人汉诗之评论
评论朝鲜汉诗人之诗作时,多与中国诗进行比较。
①评郑宗荣戒子孙不学诗,指出:“余以为其虽善身谋,殊无古人三百篇遗义也。”
②评洪庆臣游三角诗,指出:“其格调近唐,若使益进不已,岂止今日之庆臣乎?不可使之无传焉。”
③评崔庆昌寻僧寺,入山谷忽失踪而作“危石才教一径通,白云犹自秘仙从,桥南桥北无人问,落木塞流万壑同”,指出:“其失亦栖遑之恨,在于言表,吟之怅然。”
④评郑士龙《桃花赋》,指出:“望夷虐秦之语,岂合于应教之制乎?”“诗关风教,非直哦咏物色,古者采风者,采而载之风雅,至唐时犹有此风”,杜诗曰:“采诗倦跋涉,载笔尚可记。”
⑤评白光勋之诗,指出:“白光勋以能诗,善草书,名于湖南为第一。”
3.对中国诗人诗作之评论
①关于出使李朝的明朝使节之诗
《皇华集》非传世之书,必不显。于中国使臣之作,不问美恶,我国不敢拣斥,受而刊之。我国称天使能者,必曰龚用卿,而问之朱之蕃,不曾闻姓名。祁顺、唐皋铮铮矫矫,而亦非诗家哲匠。张宁稍清丽,而软脆无指,终于小家。其余何足言。徐居正对祁顺敢为先唱若挑战者,然困于“百济地形临水尽,五台山脉自天来”之句。栗谷讥之曰:“四佳有似角抵者,先交脚,后仆地。下邦人待天使,宜奉接酬和而已,何敢先唱?”此真识者之言也。我国待华使,纠集一时之文人稍能解诗者以酬应,而择焉而不精,贻笑天人何恨?郑士龙虽称骚将,而其诗全无成篇,疵病自露。独李荇浑然成章,而调格甚卑,有类应科之文。每作暂时仰屋,应手沛然;而其对宛转无疵,非娴熟于平素不能。朱之蕃之诗驳杂无象,反不如熊天使化之萎弱。
②关于杜甫之诗
万历丁酉年戊戌间,中原发舟师防倭。天将陈璘等到泊南海,鳌城行府院君李公候焉。天将有一人,于箧中出宝藏,以锦楮十袭,次第开之。其中有一书乃杜子美手稿。“倚江楠树草堂前”者,古诗也。句句字字皆点窜无完语,只“东南飘风动地至”一句无点化处,其余皆浓墨以改之,其字体颇拙。子美著心辛苦,缘诗致瘦可想。以诗中之圣,必枸草笔削,不敢等闲作一语;况后之人下此且千百倍,而欲随意挥洒者,虽快于一时,其于传后也何如?
③关于李白、杜甫之诗
蔡祯元,儒士也,好古文,虽不自工其文,论文有佳处。尝曰:“司马长卿《长门赋》记一日之事;登兰台,下兰台;朝修薄具,夜梦君王;昼阴夜明,极其愁思;毕昴既出,廷廷复明;皆一日之事。以究年岁不能忘结之,此其妙处了。”又论《舞鹤赋》,极道其清冽,言“冰塞长河,雪满君山;星翻汉回,晓月将落”;寒极于冬,清极于晓;古人措意,迥出后世文字可想。或问李、杜优劣,答曰:“李诗曰:‘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杜曰:‘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赋花柳一也,而李自然,杜雕琢,优劣可立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