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金安老

五、金安老

(一)生平

金安老(1481—1537),李朝文臣。字颐叔,号希乐堂、龙泉、退斋。著有《龙泉谈寂记》。

1506年,文科及第。

1519年,任大司练时,己卯士祸,受牵连,被流放。

获释后,于1522年起,历任副提学、吏曹判书、左议政。后又遭流放。

1537年,复遭流放,并被处死,时年56岁。

(二)代表作《龙泉谈寂记》

金安老的《龙泉谈寂记》主要记述出使李朝的明朝使节与李朝文臣之间的酬唱之作。

如记述明使祁顺与李朝远接使徐居正等人的唱和诗作:

成庙朝,祁户部顺来颁帝命。道途所由,览物兴咏。远接使四佳徐先生以为平平,心易之。竣使事明日,四佳以汉江之游请。顺曰:“诺。在途酬唱,客先主人;明日江上,主人先客以起兴可也。”四佳予述一律,并录夙制《永川明远楼》诗韵,曰:“当竖此老降幡矣。”到济川亭,酒未半,于座上微吟,若为构思之状,索笔书呈一联,有曰:“风月不随黄鹤去,烟波长送白鸥来。”顺即席走毫,曰:“百济地形临水尽,五台泉脉自天来。”顾四佳曰:“是否?”笔锋横逸,不可枝梧,四座皆色沮。乖崖亦预席,当和押,有“堆”字,苦吟思涸,攒眉顾人曰:“神耗意竭,吾其死矣。”久乃仅缀云:“崇酒千瓶肉百堆。”尔后,又有“头”字押,乖崖云:“黑云含雨已临头。”顺曰:“可洗肉百堆。”乘舟放棹,顺流而下,江山役神,觞豆疲形,操觚沥精,不暇流眄。而西日半衔,夕波微兴,倚醺瞑目之顷,舟至蚕头峰下。户部开目曰:“是何地名?”舌者曰:“杨花渡。”即吟一律:“人从竹叶杯中醉,舟向杨花渡口横。”四佳次云:“山似高怀长偃蹇,水如健笔更纵横。”二公巧速略相似,犹两雄对阵,持久不决,奇正变化,莫不相谙。锋交战合,电流雷迅,揖让之风存乎旗鼓之间。虽堂堂八阵,举扇指麾;而仲达之算无遗策,亦未易降也。顺尝曰:“先生在中朝,亦当居四五人内矣。”行返到临津舟上,四佳先赋古风长韵,顺卷纸尾置案上,手披徐徐,览一句辄成一句,手眼俱下,须臾览讫,而步韵亦讫。步讫而笔犹不停,连书竟纸,飒飒风驰雨骤,而一篇又成。四佳心服之,顾从事蔡懒斋曰:“速矣,多矣。额稍蹙然,即连赓两什,意思泉涌,浩浩莫竭。彼一再唱而和必重累,以多为胜,此亦希世之捷手也。”

金安老的《龙泉谈寂记》除记述明使祈顺和徐居正之唱和外,还记述多名明使与李朝文臣之唱和,计有:明使陈鉴与李朝文人金守温之唱和;明使董越与李朝文人成伣之唱和;明使董越与李朝文人许琮之唱和;明使唐皋与李朝文人李容斋之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