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视剧的诞生

第四节 中国电视剧的诞生

电视连续剧是指长度在三集和三集以上,分集播出,主要人物和情节有一定贯穿性的电视剧样式。其中,三集至八集称为中篇电视剧,九集和九集以上称为长篇电视剧。长河式的电视连续剧和人们的现实生活并行。电视连续剧以其长时段性牢牢确立了自己的艺术特性。优劣短长暂且不论,电视连续剧首先在时间上疏远了和电影艺术的联系。有人说电视连续剧是最能发挥电视艺术特长的艺术形式。人们的一段生命,一个人的十年、数十年的人生,甚至几代人的命运悲欢,都在一部电视连续剧中展现。在商业压力之下的西方电视界,已经形成了非常完备的电视连续剧生产线。如何分工协作,如何降低成本,如何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如何提高收视率,电视剧制作者被市场运作训练和挤压,从而对连续剧的生产获得了敏锐的专业嗅觉。面对西方经济压力之下的电视连续剧,我国的电视连续剧该是独具“中国特色”的。如何吸取西方的前车之鉴,摒弃泥淖浊流的污秽,既能使电视连续剧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审美需求中发挥理想的正面效应,又能令其已经产生和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缩小到最低限度,这应该是摆在每一位电视艺术创作者面前的严肃课题。极其宽阔的时间流程,给了电视连续剧无比丰富的叙述可能。但艺术的辩证法告诉我们,在“多”与“满”中,我们必须找到“少”与“缺”;在似乎无限的叙述可能中,我们必须谨慎地步步紧贴令人安心的“局限”。

由于分集播出的方式,集与集的衔接必须统筹安排,按照观众日常场景中的欣赏习惯,在不过分损伤内容传达的前提下,合理安排集与集之间的高潮、悬念、伏笔和呼应,情节元素分配得匀称,这是维持电视连续剧这一“连续”长河的必要手段。短篇电视剧、电视短剧乃至电视小品等一切合理因素都可进行借鉴运用。归根结底,在长篇电视连续剧中,必然会有“命运”的影子浮现。“命运”,这是自古希腊至今仍激荡人心的字眼。创作者只要以真诚而有力的方式紧紧把握“命运”的波澜起伏,道路也好,河流也好,烈马也好,都将在创造者牢牢的控制力范围之内。因为一切艺术的研究核心必然是人,而人的命运是所有关于人的问题中与时间的展开紧密相连的神秘课题。长河般的电视连续剧天然具备了面对这一命题的时间和空间准备,人的命运和命运所依托的历史宏大背景,理应在电视连续剧构成的时间长河中出现。“历史”是和人的“命运”构成对等关系的关键词,任何真正探究到人的命运深处的艺术,也必然会触摸到“历史”这块海底大陆。起伏跌宕的人的命运和宽广幽深的“历史”感,常常是优秀艺术品共同具备的一对“孪生”品质,电视连续剧这一时空艺术应该具有这样的品质。《三国演义》《红楼梦》《蹉跎岁月》《篱笆·女人和狗》《围城》《渴望》《英雄无悔》等一系列中国电视连续剧都在进行着自己的探索。时代希望能够在这一特殊的艺术门类中看到自己波起浪涌的侧影。“一个人,一种命运,一段历史”,有比这更朴素的期望吗?有比这更高更难的要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