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朱羽君等主编:《中国应用电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6月版。
2.刘晔原:《电视剧艺术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版。
3.赵玉嵘主编,陈友军编著:《中国早期电视剧史略》,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年版。
4.高鑫:《电视艺术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11月版。
5.张陆园、尤小刚、张国涛:《中国电视剧产业化进程的历史回望与现实反思——对话著名导演尤小刚》,《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16年10月第30卷第5期。
6.孙书文:《从“四个讲清楚”看对待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原则》,《理论学习》2017年第2期。
7.人民网: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7/0224/c40531-29105655.html.
8.张海涛、胡占凡主编:《全球电视剧产业发展报告(2016)》,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6年版。
9.【美】罗伯特·麦基,周铁东译:《故事:材质、结构、风格和银幕剧作的原理》,中国电影出版社2001年版。
10.张智华:《电视剧叙事艺术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2013年版。
11.张智华:《电视剧悬念的设置》,《中国电视》2010年第6期。
12.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13.【德】黑格尔,朱光潜译:《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14.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15.苗棣:《电视艺术哲学》,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5年1月版。
16.【德】海德格尔,孙周兴译:《林中路》,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
1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18.仲呈祥主编:《中国电视剧艺术发展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14年版,第6—8页。
19.田本相、崔文华:《电视剧美学随想》,《现代传播》1987年第6期。
20.尤小刚:《关于我国电视剧美学问题的若干思考》,《现代传播》1987年第6期。
21.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6月第5版。
2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3.钟艺兵、黄望南主编:《中国电视艺术发展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12月版。
24.吕木子:《中国电视剧产业化发展历程初探》,《当代电视》2006年第10期。
25.田本相:《电视文化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年5月版。
26.高鑫:《电视剧的探索》,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88年3月版。
27.陆弘石、舒晓鸣:《中国电影史》,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年版。
28.赵玉明主编:《中国广播电视通史》,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1月版。
29.赵玉嵘:《电视剧浅议》,《广播业务》1964年第8期。
30.冯温玉:《中国电视剧发展简述》,文见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研究室编《电视剧研究资料选编》(1984年内刊)。
31.路应昆:《戏曲艺术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9月版。
32.陈志昂主编:《中国电视艺术通史》,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4月版。
33.黄维钧:《电视剧与戏剧》,文见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研究室编《电视剧研究资料选编》(1984年内刊)。
34.赵群编著:《电视剧长短录》,东方出版社1996年8月版。
35.蔡骧:《关于电视剧的“电影化”和“广播化”》,文见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研究室编《电视剧研究资料选编》(1984年内刊)。
36.冯冠军:《电视报道剧在新闻和艺术的边缘》,文见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研究室编《电视剧研究资料选编》(1984年内刊)。
37.张凤铸、胡妙德、关玲:《中国当代广播电视文艺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版。
38.朱寨主编:《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
39.高鑫:《电视艺术概论》,学苑出版社1992年版。
40.杉木编译:《英国电视剧简史》,文见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研究室编《电视剧研究资料选编》(1984年内刊)。
41.陆贵山:《人的共同性和人的差别性与文学》,《江海学刊》1997年第3期。
42.阮若琳:《九届“飞天奖”后的回顾与思考》,见《当代电视剧文论选》,山东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
43.《电视剧的复苏和发展》,见中国电视剧艺术委员会研究部编《电视剧艺术》1986年第4期。
44.裴玉章:《电视纵横》,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88年版。
45.王扶林:《电视剧及其样式》,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电视剧研究资料选编》(1984年内刊)。
46.钟艺兵、黄望南:《中国电视艺术发展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47.《新民晚报》1958年10月11日第2版。
48.《解放日报》1961年7月30日第4版。
49.《北京晚报》1962年3月28日第2版。
50.《戏剧报》1962年第10期。
51.《广播业务》1963年第1期、第6期、第12期。
52.高鑫:《电视剧观念的嬗变》,见《高鑫文集》,九州出版社2009年。
53.杨田村:《电视剧作艺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54.倪学礼:《试论电视剧的本体属性》,《电视剧》1996年第6期。
55.【苏】卡加尔里茨基、波麦兰采娃,李明琨译:《电视连续剧和改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
56.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编印:《电视剧研究资料选编》(内刊本)1984年第1辑。
57.邓小平:《邓小平论文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58.鲁泉:《王扶林:跨越艺术巅峰》,《中国电视戏曲》1996年第3期。
59.胡图:《从〈红楼梦〉到〈三国演义〉——访著名电视剧导演王扶林》,《电影评介》1995年第1期。
60.白景晟:《丢掉戏剧的拐杖》,《电影艺术参考资料》1979年第1期。
61.弘石:《1978—1989:中国电视剧的历史描述》,《艺术广角》1998年第4期。
62.高鑫:《电视剧的探索》,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
63.曾庆瑞:《曾庆瑞电视剧理论集》,九州出版社2008年版。
64.孙周:《电视连续剧〈今夜有暴风雪〉创作谈》,《中外电视》1985年第2期。
65.齐兴家、金韬:《〈雪野〉创作谈》,《中外电视》1987年第3期。
66.【英】爱德华·霍列特·卡尔:《历史是什么》,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67.《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版。
68.胡絜青、舒乙:《东方的一支纪念曲——谈电视连续剧〈四世同堂〉的上映》,《北京日报》1985年5月14日。
69.【德】爱克曼辑录:《歌德谈话录》,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版。
70.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71.李瑞环:《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载《求是》1989年第24期。
72.魏明伦:《苦吟成戏》,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
73.张金尧:《张绍林导演艺术研究》,中国文联出版社2015年版。
74.彭吉象:《影视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75.张金尧:《中国电视剧的发展与创新——文艺评论家仲呈祥访谈》,《当代电视》2014年第2期。
76.初景波、田志亮:《费孝通的“美美与共”说探析》,《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第2期。
7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78.叶朗:《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79.李恒基、杨远婴编著:《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三联书店2006年版。
80.普多夫金:《论电影的编剧、导演和演员》,中国电影出版社1984年版。
81.评论员:《高奏社会主义时代的主旋律》,《电影通讯》1991年第5期。
82.廖祥忠、邓逸链:《重塑中国主旋律电影形象》,《当代电影》2013年第9期。
83.江泽民:《在全国思想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84.王一川:《修辞论美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85.张育华:《电视剧叙事话语》,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年版。
86.尹鸿:《历史沧桑中的人生体验——〈潮起潮落〉二人谈》,《当代电视》1994年第8期。
87.【俄】别列金娜选辑:《别林斯基文学》,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版。
88.鲁迅:《鲁迅全集》第8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
89.陈雨田:《导演自述》,转引自仲呈祥《〈篱笆·女人和狗〉农村“三部曲”笔记》,《中国文化报》1993年4月7日。
90.【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著,郝久新译:《诗学》,九州出版社2007年版。
91.杨阳:《把“难以言说”的故事说好——〈牵手〉导演阐述》,《中国电视》1998年第12期。
92.【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93.【意】帕索里尼:《诗的电影》,载《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94.章柏青、张卫:《电影观众学》,中国电影出版社1994年版。
95.【美】乔治·布鲁斯东:《从小说到电影》,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版。
96.范新宇、高扬:《〈我爱我家〉剧组采访散记“家”里的名堂情景喜剧——话剧与电视剧两种艺术的极好结合方式》,《中国戏剧》1993年第11期。
97.【俄】M.巴赫金:《时间的形式与长篇小说的时空关系:结论》,选自《20世纪世界小说理论经典》(下卷),华夏出版社1995年版。
98.丁俊杰:《对制播分离的解读与思考》,《当代电视》2010年第3期。
99.孔令顺、刘霞:《分离抑制或合一:视频制播模式的双向互生》,《现代视听》2014年第12期。
100.《赞中国梦想融传统文化求创新发展——2014年中国电视艺术发展报告(摘编)》,《中国艺术报》2015年6月10日。
101.老井:《一天一集的〈闲人马大姐〉》,《黑龙江日报》2000年6月21日。
102.李胜利、李烁:《2012年中国热播电视剧盘点》,《当代电影》2013年第12期。
103.数据来源于CNNIC:《第39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104.杨慧、尹鸿:《跨入两栖时代:2016年中国电视剧观察》,《电视研究》2017年第3期。
105.胡家龙:《绚丽多姿的艺术景观震撼心灵的时代旋律——2001年电视剧创作回眸》,《人民日报》2002年03月03日。
106.《在严谨创作中勇于突破创新——〈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研讨会综述》,《中国电视》2011年第4期。
107.林玉箫:《民族团结铸就长征伟大胜利——评电视连续剧〈彝海结盟〉》,《中国艺术报》2016年11月7日。
108.李城、欧阳宏生:《21世纪中国谍战剧的文化生成》,《现代传播》2013年第1期。
109.魏南江著:《中国类型电视剧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10.檀秋文、彭婧贻:《从意识平台宣传到娱乐性追求的蜕变——20世纪80年代反特片研究》《当代电影》2008年第9期。
111.陈伟华、张婷婷:《浅析谍战剧〈麻雀〉的艺术特色》,《中国电视》2017年第2期。
112.郭沫若:《郭沫若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
113.王昕:《中国历史题材电视剧的类型与美学精神》,《当代电影》,2005年第2期。
114.孙宏华:《2002年中国电视剧回顾》,《当代电视》2003年第3期。
115.王文杰:《〈成吉思汗〉导演阐述》,《中国电视》2004年11期。
116.欧阳宏生:《多样化的题材·多元化的风格——2006年中国电视剧创作综述》,《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7年第1期。
117.韩业庭、李蕾、鲁博林:《古装传奇剧〈芈月传〉缘何热播热销》,《光明日报》2016年2月版。
118.唐忠敏:《安居、安心、安天下——评电视剧〈安居〉》,《当代电视》2017年第1期。
119.王伟国:《干惊天动地的事,做隐姓埋名的人——评电视剧〈马兰谣〉》,《中国艺术报》2016年8月26日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