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题材剧创作为英雄立传
“主旋律”电视剧以表达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和重大现实题材为主,在“重大现实题材”方面没有规避社会问题,而是敢于直面人生。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和文化上的八面来风,一些拜金主义、金钱至上、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等观念一度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对于这类问题的艺术表现,在戏剧方面较典型的是“社会问题剧”。所谓“社会问题剧”,是西方19世纪末现实主义文艺思潮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戏剧流派,以小仲马、易卜生、萧伯纳为代表作家。“社会问题剧”在主题上关注社会,提出问题,寻求答案。在我国商品经济市场冲击和不良文化思潮的影响下,官场腐败现象成为严峻的社会问题,反腐倡廉成为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大事,这一题材被纳入“主旋律”电视剧创作范畴。于是,一些洞察力敏锐的创作者,有胆有识地创作了一些“中国化”的“社会问题剧”。其中,《苍天在上》和《英雄无悔》作为反腐力作,以独有的崇高之美与阳刚之美书写了党和人民反腐倡廉之时代诗篇,审美化地做到了以人民为天,为英雄立传。
电视剧《苍天在上》以艺术家可贵的胆识,为国呐喊,代民立言,受到万众瞩目,实乃意料之中。该剧不仅题材重大,而且在人物塑造与情节设计方面颇具新意,极具艺术魅力。在人物塑造方面,剧中的市委书记林成森、代理市长黄江北、公司女经理田满芳,以及从头至尾未露面却“阴魂不散”的田副省长等,既非“刻板印象”式的“扁平人物”,一出场便由举手投足就料定其“正反黑白”,也非为了“立体塑造”而形成性格分裂、形象割裂的失败的“圆形人物”。这些形象内蕴着深广的社会内涵与鲜明的时代特征,具有一定的“共性”。同时,每个形象又都没有沦为恩格斯批判的“恶劣的个性化描写”,而是在人物“质”的规定性前提下,在“象”的表现力上具有合乎情理的多元性和丰富性。这些人物的个性、气质、人格得到层层深入的艺术展示,深刻反映了反腐倡廉的主旨。
在情节设计方面,《苍天在上》以情节叙事开篇,章台市女市长、公安局长相继突然死亡,年轻的代理市长黄江北临危受命,情节扣人心弦、顿生悬念。黄江北查处疑案,结果冲突连连,悬念丛生,最终在市委书记林成森的指导下,在人民群众的支持下,案情水落石出,最终揭露出田副省长及其儿子挪用公款1400万元、贪污160余万元的重大罪行。情节走向环环相扣,往往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悬念揭示则有意规避“尾大不掉”,而是“抽丝剥茧”。然而,情节设计的美中不足在于,一些情节发展环节人为痕迹较重,也许是编剧过度追求戏剧冲突的结果。电视剧《苍天在上》源自同名长篇小说,相较小说而言,荧屏再现的《苍天在上》篇幅容量更大,更具社会深度,并且直接诉诸视听语言,产生了文学作品不可替代的审美价值。
继《苍天在上》之后,又一部反腐倡廉题材的荧屏佳作《英雄无悔》引起强烈反响。这部电视剧的成功首先在于主人公高天“卡里斯马”形象的塑造。面对市场经济转型的伟大变革,面对金钱、美女、奢华生活的诱惑,高天不负自己的使命与信仰,坚持做好一名人民公安干警,不论身处何位始终忧国忧民。在事业上,高天重归警队,走上南滨市公安局局长的岗位,团结干警和各界力量,显现了新时代公安干警的英雄本色。在情感上,作为一个平凡人,高天在与三位女性之情感纠葛中,灵魂经历了痛苦的磨炼和洗礼,也表现出了高天强大的人格魅力。在高天的精神世界中,一是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忧国忧民、忍辱负重、严己宽人、有情有义,在文化思潮良莠不齐的时代,表现出被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熏陶下的强大定力。中国自古崇尚英雄,《孟子·离娄下》有言,“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即是。“义”具有天下意识与国家意识,在这一语境下,“勇”不再是个体之勇、匹夫之勇,而是在国家大义依托下的民族之勇。高天形象正是在中华沃土上孕育的契合时代精神的当代英雄形象。二是摒弃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思想意识。《苍天在上》的林书记说:“章台市几十年才出一个黄江北。”其实就是一种传统官本位的“青天意识”,而非现代社会的“制度意识”。黄江北一直力图摘掉“代理帽子”,跻身“常委会”,也在附和这一官本位意识。而在《英雄无悔》的高天身上,则看不到“保乌纱”“盼青天”的影子,更多地彰显了讲求民主、追求理想的英雄主义与理想主义精神光芒。三是实现了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熔铸,高天这一“卡里斯马”形象既不同于囿于传统“忠君报国”的儒生或“劫富济贫”的好汉形象,也不同于那些“躲避崇高、消解价值”的所谓“皮子式”“嬉戏式”英雄塑造。一个国家和民族应当礼赞英雄,因为英雄身上的民族信仰与民族气节是支撑起一个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也是在世界风云变幻的今天,坚定方向和努力前行的不竭动力。
《英雄无悔》之所以获得成功,与高天之外的其他形象的成功塑造亦密切相关。钟副厅长、“老材料”、王建民、许雷、方峻、区强等公安干警和舒月的女医生形象,都被塑造得有声有色,这些角色与主人公高天形象相辅相成,构成了荧屏上英雄主义与理想主义精神的英雄群像。同时,该剧的艺术创造还注重了相反相成的艺术功效,使美与丑、善与恶、崇高与卑劣在“人格蜕变”中形成反差。这种反差,规避了简单的二元对立、正邪较量,而是从人物心理出发,展现了人物心理变化和挣扎的历程,既真实感人又发人深省。比如,胡永煌作为身居高位的腐败官员,从一名优秀干警渐渐沦为人民公敌,这一过程的呈现正是艺术价值所在。胡永煌是高天同窗“三剑客”密友之一,但在名与利的多次诱惑下,由抗拒腐化到心理挣扎,最后一失足成千古恨,是许多官员坠落深渊的典型写照。《英雄无悔》不仅鞭挞了社会腐败现象,也在反映社会阴暗面的同时给人以光明和希望。胡永煌最终的人生落幕可谓神来之笔:他在良知和正义的叩问下,怀着悔恨交加的复杂心情奔赴火灾现场,最终投向火海完成了自我救赎。这使得胡永煌形象的矛盾性、复杂性折射出的反思意义更加深刻。总之,《英雄无悔》以鲜活的人物形象和跌宕的故事情节,通过审美方式敲响世钟,发人深省,以“主旋律”应有的崇高之美、阳刚之美和理想之美,为观众带来了一次弥足珍贵的精神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