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崇高、呼唤真情,对现实英模的艺术化表达

二、追求崇高、呼唤真情,对现实英模的艺术化表达

伟大的时代变革总会出现英雄的身影,“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对共产党员来说,初心是入党宣誓时的承诺与信念,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不变宗旨。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上,涌现了一批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英雄。文艺工作者们有责任记录英雄们的事迹,弘扬其精神力量,号召广大领导干部积极向这些典型人物学习。21世纪以来,我国电视剧真实再现了一批现实英模的英雄事迹,如《党员金柱有点忙》(2000)、《警察“李酒瓶”》(2001)、《公家人》(2001)、《好人李司法》(2001)、《省委书记》(2002)、《郭秀明》(2003)、《好爹好娘》(2003)、《镇长》(2005)、《烧锅屯的钟声》(2005)、《任长霞》(2005)、《远山的红叶》(2010)、《永远的忠诚》(2011)、《阿丕书记》(2012)、《杨善洲》(2012)、《焦裕禄》(2012)、《营盘镇警事》(2012)、《马向阳下乡记》(2014)、《小镇大法官》(2016)、《马兰谣》(2016)等。这些作品歌颂光明、抒发理想、鞭挞丑恶、抵制低俗,彰显了现实英模的信仰之美、崇高之美,给人民以信心和力量。

《党员金柱有点忙》讲述了中国西北地区一个偏僻乡村的乡党委书记金柱,一心为民、扶危济困,整天为乡亲们排忧解难,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故事。该剧描写了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农民为开创美好生活艰苦奋斗的历程,同时也深刻揭示了中国农村存在的现实矛盾和社会问题。剧中塑造了不畏黑恶势力、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的共产党员金柱这一高大形象,金柱的无私奉献与赵宏昌的唯利是图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金柱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的高尚品格和浩然正气。剧中人物真实、贴近生活、农村气息浓厚,风趣幽默的乡土生活中隐藏着严肃的主题。金柱每日忙于为村民处理各种大小事物,是中国基层党员干部的真实写照。正是有许许多多如金柱一般的党员干部为农民排忧解难、带领农民创收致富,才使得中国农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一心一意跟党走。该剧真实反映了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农村的发展变化,歌颂了以金柱为代表的人民公仆,是一部农村人物题材的佳作。

《任长霞》根据任长霞先进事迹改编,真实地再现了任长霞为民亲民、以民为本、公正执法的光辉形象和崇高品质。任长霞是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的中国全国公安系统先进人物,曾被作为先进典型在全国学习。任长霞在担任河南登封市公安局局长期间,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疾苦和安危放在心上,解决了十多年积累的控申积案,使嵩岳地区的社会治安得到彻底的改善。当地的人们把任局长当作救星一样爱戴,而黑势力却把她当作眼中钉、肉中刺,欲拔之而后快。该剧艺术地塑造了任长霞“柔肩担道义,红霞映长天”的人民女公安局长形象。通过一系列事件和矛盾冲突的描写,凸显了任长霞执法为民、服务群众、清正廉洁、对党忠诚、惩恶扬善、不怕危难的精神。剧末任长霞逝世的消息震动登封,14万群众自发为她送行,反映了她在群众心目中崇高的地位。该剧真实感人,叙事流畅,细节生动,穿透力强,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是电视剧为英雄叙事立传的成功探索。

《远山的红叶》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先进工作者标兵”,四川省南江县原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王瑛的先进事迹为原型,艺术地再现了她在纪委书记工作岗位上坚持原则、反腐惩贪、清正廉洁、克己奉公、关爱群众、扶弱助贫的故事。该剧书写了一位基层优秀女纪委书记感人的生命历程,描绘了她顶着压力与腐败分子和黑恶势力做斗争,塑造了其铁面无私、秉公执法的形象。面对好友的严重违纪,王瑛坚持原则,不徇私情,弘扬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面对群众,王瑛无私奉献,为贫困山区修建水站、修“连心桥”,供山村姑娘刘琼上大学,为进城打工的农民出谋划策,汶川地震时也不顾个人安危奋战在救灾最前线,深刻体现了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而面对家人,王瑛则把房子抵押补贴家用,她与父母、与丈夫、与弟弟的情感都真挚感人。此剧剧情荡气回肠,王瑛上任之初在红叶下留影,又在满山红叶之时猝然长逝,她用生命谱写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动人篇章。该剧将王瑛的铁骨与柔情融合在一起,是一部思想性、艺术性和谐统一的精品之作。

《永远的忠诚》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百名优秀村官”,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支部原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沈浩的先进事迹为原型进行创作。该剧深刻反映了改革开放时期农村的真实生活,甚至不避讳改革开放攻坚阶段农村生产关系的矛盾,剧中“一夜越过温饱线,二十年迈不过富裕坎”“干部一茬一茬来,群众各干各的事”就是沈浩担任小岗村第一书记时的生存环境。而他与家庭、与村委主任贾志国、与当年摁“红手印”的生产力解放者的矛盾冲突更凸显了现实农村的复杂性。沈浩的形象也是真实而丰满的,随着他将个体的生命融入为广大农民谋福利的事业中去,逐渐认识到急需摆脱贫困又深知感恩的农民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渴望,这成为了他为之不懈奋斗的真正动力。他的忠诚源于真情,他在为村民无私奉献的过程中也完成了自己人格和思想的升华。该剧大气深刻,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攻坚阶段基层农村干部的所思所为,是一部直面人生、开拓未来的现实主义力作。

《阿丕书记》讲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丕显,在改革开放初期担任湖北省委书记期间,带领全省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拨乱反正、发展生产,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执政为民,使湖北的各项工作取得了迅猛进展的故事。该剧截取了陈丕显在湖北工作的五年时间,通过其解决“文革”历史遗留问题的过程,塑造了其实事求是、勇于开拓、朴实亲民的高级干部形象。剧中大量生活细节,如恢复高考、生活用品供应紧张、读“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文章、平反冤假错案等,都折射出“文革”结束到改革开放之初,湖北乃至中国社会的状况及人们的精神风貌。该剧浓墨重彩地展现了陈丕显带领党员干部群众拨乱反正、走向改革开放的艰难历程。对群众,他平易近人,经常到田间地头了解群众生活,始终与群众站在一起;对知识分子,他高度重视,登门拜访,了解湖北文化渊源,求教改革发展路径;对干部,他积极动员,召开千人大会,解放干部思想,激发工作热情。该剧以艺术的形式回答了改革开放的历史必然性,成功地塑造了陈丕显勇于站在改革潮头、敢于同禁锢人们思想的一切落后观念决裂的人民公仆形象,是一部具有深刻现实意义的佳作。

《焦裕禄》讲述了中国共产党党员焦裕禄从投身革命到为人民殉职的感人故事。该剧记述了焦裕禄一生成长与奋斗的人生轨迹。剧中用闪回手法展现了焦裕禄苦难的少年时代:年幼丧父、入监坐牢、下煤坑做苦力,背井离乡,受尽了日本侵略者的欺凌和富人的压迫。正是这种苦难的洗礼坚定了他投身革命的决心。在处理各种问题时,焦裕禄始终将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当民兵、参加南下武装工作队、领导土改和清匪反霸,剧中的焦裕禄既是干部,又是战士,既是科学家,也是谋略家,他的形象是完整而丰满的。该剧塑造了焦裕禄大智大勇、大仁大爱的人民公仆形象,谱写了一曲慷慨的英雄壮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该剧通过焦裕禄的事迹展现了共产党员公仆精神的本质,是英模题材难得的佳作。

《马兰谣》以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爆炸力学和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林俊德将军的事迹为原型,真实地讲述了他朴素的人生和生命最后八天所做出的壮举。在叙事上,该剧将发展中国核武器与西方的一些核大国垄断的霸权主义真实地结合起来,通过艺术审美的表达,将中国政府核试验的立场政策十分清楚地表达出来,不仅充分说明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也义正词严地驳斥了西方某些国家散布的“中国威胁论”的谬论,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24]在人物塑造上,该剧深入刻画了以林俊德为代表的第一代马兰人的理想和信仰,塑造了林俊德集科学家、将军、共产党人多重身份于一身的英雄形象。《马兰谣》为新一代的年轻人宣传了“两弹一星”事业和马兰精神,可谓是一部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了中国力量的好作品。